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冬病夏治是提高患兒的自身抵抗力,預防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有力武器。反復呼吸道感染為兒科常見病、多發病,患兒被稱為復感兒。據資料統計其發病率在9.0%~13.3%之間,占小兒呼吸道感染疾病的20%~30%。呼吸道感染包括上呼吸道(鼻、鼻竇、咽、咽鼓管、會厭及喉)感染,簡稱“上感”和下呼吸道(氣管、支氣管、毛細支氣管、呼吸性毛細支氣管、肺泡管及肺泡)感染,簡稱“下感”。
我們可以簡單地用以下方法進行判斷:如果0-2歲小孩,每年上呼吸道感染7次或下呼吸道感染3次;3-5歲小孩,每年上呼吸道感染6次或下呼吸道感染2次;6-12歲小孩,每年上呼吸道感染5次或下呼吸道感染2次;同時,兩次呼吸道感染的間隔時間至少應在7天以上,就可診斷為反復呼吸道感染。
反復呼吸道感染易發于秋冬季節,祖國醫學認為:秋傷于濕,冬生咳嗽,夏季毛孔開瀉,易傷津耗氣,造成陽氣不足,夏季氣候潮濕,再加上常吃一些冷食,易造成脾虛,水濕停滯,使冬季的發病有了基礎。因此,中醫提倡“冬病夏治”,是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理論,即在夏季陽氣旺盛之際用中醫中藥進行調理。夏季治療是驅除慢病的最佳時機。
目前“冬病夏治”的治療方法多以中藥外敷和內服聯合治療,即以中藥穴位敷貼結合中藥內服為主。這種治療有其特殊性,治療有明顯的時間約束,每年從入伏開始至末伏,大約一個月的治療時間,連續治療三年。中藥穴位貼敷,需選用助陽祛邪、溫經通絡的藥物,將藥物加生姜汁調成膏狀,敷貼于肺俞、定喘、大椎等穴位,使藥物經體表穴位進入體內達到驅除寒氣的功效。同時根據患者體質、病程、病情的不同,根據辨證選藥,配合服用具有補肺健脾益腎等功效的中藥,從而通過內服外治,實現祛寒扶正。
在“冬病夏治”的同時,我們還應注意日常生活的調攝,預防復感的發生:1.合理飲食,加強營養:小兒出生后,應盡力母乳喂養,按時添加輔食。平時注意蛋白質供給,如瘦肉、雞蛋、魚類、豆類;多吃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纖維素的蔬菜及水果,有助消化,增強免疫。避免偏食或挑食,少吃甜食與油膩生冷食品。2.注意氣候變化,適時增減衣服:不要和衣而睡(幼托機構應盡力做到),不要穿得太多、捂得太熱。適度接受日光照射,加強吸收維生素D,從而促進鈣的吸收,減少佝僂病發生,利于生長。經常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夜間開窗但不在穿風口睡眠,便于空氣流通,又有利于新陳代謝。
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應盡快治療。中醫藥防治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優勢多。在感染期,重在辨證,治其標,緩解期治其本。遵照中醫《內經》“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也就是說,體內存在旺盛的正氣,抵抗力增強,邪氣就不容易侵犯了。
只要家長能夠正確對待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做到完善預防,及時治療,在醫生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可以幫助小兒戰勝復感,健康快樂地成長!
吳敏(主任、碩士生導師)張欣(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中醫科)
下一篇:如何讓小兒安度酷暑盛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兒童護牙7原則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