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生活當中,總是存在各種危險的信號。然而,孩子是這個世界最不能意識到危險,又是最能受到傷害的群體。下面我們來了解孩子的一大天敵——利器。它究竟帶給孩子多大傷害呢?】
埋藏在家中的利器 你知道多少?案例回放……
案例一 :7 歲的小文把剪刀當玩具拿來玩,不慎摔倒,剪刀插入眼眶,差一點就刺傷了眼球。據醫院拍攝的三維圖像顯示 :剪刀的刀尖已插入眼眶。為小文準備手術的醫生說,剪刀的兩個刀尖,一個插入的深度為 2.5 厘
米,一個 3 厘米,幾乎貼著眼球。當天傍晚,小文被推進手術室,經過 30 分鐘的手術,醫生成功取出剪刀,并宣布小文視力未受影響。
案例二 :5 歲的小月從幼兒園回到家之后一直哭喊著眼睛痛,家長看著孩子痛苦的樣子急忙帶孩子去醫院。經過檢查,發現孩子眼睛里有異物,當醫生為孩子動手術取出眼睛內的異物,發現是尖銳的鉛筆芯。后經調查,原來是孩子在幼兒園跟小朋友拿著鉛筆打鬧,碰撞間,鉛筆芯插進了孩子眼里。
放好利器,你記得嗎?
利器固然危險,但是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在生活中,爸爸媽媽只要將這些危險的東西收好,不隨便放在寶寶能接觸到的地方,就能防止孩子受到傷害。
◆廚房刀具使用之后一定要放好,如果有刀套,應該用刀套套好。
◆家中的工具之類的利器要統一放在一起,這樣不僅方便尋找,也避免寶寶拿著玩。
◆擺設的玻璃器具要放在高處或放在柜臺里,但家中有孩子,盡量減少使用玻璃器具。
◆如果家中的桌子有方形的,建議家長用布將尖角包起,或者購買圓形桌子。
◆書房的學習用具除了要統一收拾,最重要還是教育孩子如何正確使用。
◆喂寶寶吃魚時,必須挑干凈魚刺,防止噎住孩子。
其實,防止寶寶被利器傷害,除了爸爸媽媽要做好功課,最主要的是幫助寶寶認清周圍有哪些危險存在,讓他們懂得避免這些“危險”。
緊急應對,你明白嗎?
如果,孩子真的被利器所傷,爸爸媽媽們可千萬別心慌,掌握正確的處理方法,可以減輕孩子的痛苦。
割傷后:孩子被割傷后先確認傷口的深淺,若有出血則先止血消毒,并注意預防感染。
淺傷口:若傷口較淺而清潔,可用碘酒、酒精涂抹傷口周圍的皮膚,用干凈消毒紗布包扎好。如傷口無感染征象,每天可用酒精棉球消毒傷口一次。
大創面:若傷口深且大,出血嚴重,應立即到最近的急診室治療。在就醫前要一直保持對傷口的壓力,用干凈的棉墊、手帕直接壓迫傷口,并抬高受傷部位,減少患處出血。
傷口發炎:在傷后 1~2 天,若傷口周圍出現紅腫,說明已有感染,要盡快就醫。
防破傷風:如果被臟的或生銹的利器割傷,應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做處理,并注射破傷風抗毒素針劑。
家長注意:
在孩子受傷嚴重時,切記不可聽信他人所謂的“老方法”,如孩子不小心噎下魚刺時,喝水或者吞咽飯菜可以消除魚刺,這種方法可能會導致魚刺被頂入黏膜深層,甚至被推入食管扎穿食管的危險。最好的方法,保持原狀,立刻帶孩子去醫院就醫,盡量減輕孩子的痛苦。
小編有話說:
隨著寶寶的自主能力增強,寶寶的活動范圍也增大很多,因此,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加。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不僅家長要注意,我們更應該幫助孩子認清周圍的危險,讓孩子即使沒有大人在場也懂得自己保護自己。
下一篇:多大的寶寶可以開始用牙膏刷牙?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1歲了為何只愛喝奶不愛吃飯?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