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會識多少字、會背多少首唐詩、會說幾句英語……這些,將不再是你家孩子“能干”的標志。上幼兒園的孩子該懂些什么、該做些什么,即將有一個新的科學評價標準。昨天,由教育部制定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南》),在網上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引起家長們的極大關注。有網友將其稱為“幼兒園國標”。
官方育兒標準之良苦用心,體現的是倡導素質教育,從娃娃開始糾偏的堅韌努力。是期待從源頭便將祖國花朵正確培育。
但,基于兒童的教育把舵,主要是通過家長體現出來這樣一種情形,官方育兒標準的能否形成社會共識,當務之急是說服家長,先解決心情,再解決事情。
關于育兒,仿《龍的傳人》歌詞,我們或許可這樣唱——遙遠的未來有一道坎,它的名字叫高考,焦慮的家長有一個結,它的名字叫“不輸在起跑線”……
于是,拼認字,拼識數,拼背詩,拼會講奶聲奶氣的倫敦或華盛頓郊區話……這叫聰明,這叫能耐,無數的家長這般自我安慰。
說服家長,首先得改變這關于“聰明”、“能耐”的認知誤區。告訴他們三句話:其一,成長是個終身性的“長跑”,學習是個一輩子的過程,所以,起跑線之顧慮沒什么必要。其二,讓孩子成為知識倉庫,是個笨選擇,而尊重兒童天性,還游戲給孩子,讓孩子張開想象的翅膀,持續保持對一切求知領域的探索興趣,讓孩子永遠保持“向世界、向處境、向未來發問”的沖動,更重要。其三,孩子是家長的,也是國家的,別讓孩子成為家長私有的功利工具,別讓孩子失去接受正確教育的最佳時段與最佳機會。
說服家長,還得在未來人才評價標準與入職目標上,給出家長看得到的甜頭。告訴他們三句話,其一,文憑只是一張紙,能力才是真武器。其二,人生價值重在自己所長得以發揮,“拿螺絲刀的”,其人生收成不會輸給“戴博士帽的”,職場盲目迷信名校、高文憑的世態,終將受到打壓。其三,看三遍《三傻大鬧寶萊塢》。
說服家長,還得在教育市場上,清掃那些與教育部倡導方向相左的攪局者,告訴攪局者三句話,其一,中國教育,已經不想做成市場,而想做成國民福利。其二,與他國力拼未來,我們不能靠“背多分”(分數只是浮云)而要“比爾蓋”(蓋過你的素質)。其三,滾!
下一篇:家中養貓孩子變笨?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3歲前寶寶身心健康比智商更重要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