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本報訊 腦癱不是不治之癥,如果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除極其嚴重者外,均可以治愈或正常化。這是9月20日在重慶召開的國家級小兒腦癱早期診斷與綜合康復會議上,專家們反復闡明的觀點。
腦性癱瘓(簡稱腦癱)是出生前到出生后1個月以內各種原因所致的非進行性腦損傷,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可伴或不伴有智力低下、語言障礙及行為異常等,主要影響兒童生長發育,也影響其心理成熟。據有關資料統計,早產兒腦癱的發生率為24.7%,其中極低體重兒是足月兒的40—70倍。腦癱的發生率不斷上升與近年來我國低體重早產兒成活率提高有關。據推算,我國每年從早產兒中新增腦癱兒2.4萬名。
研究發現,嬰兒早期腦組織處于生長發育最旺盛時期,大腦的可塑造性強,代償能力強,如果能在孩子2歲以前也就是孩子大腦發育最快、代償能力最強的時期,給予適當的刺激,就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大腦潛力,有助大腦發育,并促進代償性恢復,病癥較輕的腦癱患兒甚至可以基本恢復到正常兒的狀況。李春梅
下一篇:發炎的扁桃體摘不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最易忽視的傳染病狂犬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