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摘要:專家建議:小兒發燒不超過38.5℃可先試著物理降溫。
近日,一則小兒退燒藥“尼美舒利”存在巨大不良反應風險、導致患兒死亡的消息,引起家長廣泛關注。雖然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表示,從目前的不良反應監測來看未出現異常情況,但還是讓家長們擔心不已,也再次將人們的目光聚焦在兒童安全用藥上。
醫學指導: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專家徐曉群
現狀 寶寶一感冒就用抗生素
據了解,現在不少家庭都在家庭小藥箱內備了一些小兒退燒藥等。孩子一感冒發燒,家長就給孩子吃退燒藥。還有的一見孩子感冒就到醫院“打吊針”,結果不少孩子患上了“吊瓶依賴癥”。
徐曉群說,感冒是引起小兒發熱的常見原因,多數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用抗生素是無效的。但現在很奇怪,孩子一生病馬上用各種抗生素。徐曉群指出,退燒藥的機制是麻痹中樞神經系統使體溫下降,同時促進汗液排出,加速體溫下降。但免疫系統未被喚醒,完全不抵抗,增加了治療的困難。很多小孩使用退燒藥后反復發作,一次比一次燒得更高,這是因為體內的“敵人”未能去除,中樞神經系統醒來后再次加強抵抗,反復如此,后果將不堪設想。
提醒:退燒莫求“立竿見影”
小孩發燒了,一家人都不得安,即便進了醫院,也希望醫生開藥退燒“立竿見影”。徐曉群特別提醒,家長心情可以理解,但一定要相信醫生,給他們一定的時間,一定能治好孩子的病。
“現在有些家長看醫生有沒有水平,就是看醫生能不能在短時間內將孩子的高燒退了。我曾經就遇到一位家長這么說:你怎么不如赤腳醫生了,一吃藥孩子燒就退了,找到你怎么兩天還不退?后來才知道那個赤腳醫生給她孩子吃含有激素的藥,治標不治本。”徐曉群指出,發燒是因各種疾病引起的身體防衛性反應。很多家長誤認為熱退了就是病愈了,實際上熱退只表明機體產熱與散熱的調節機制恢復正常,并不等于疾病痊愈。
支招:輕度發燒可試試物理療法
徐曉群建議:兒童輕度發燒,可試試物理療法。她說,如果兒童發燒不到38.5攝氏度的,仍然照吃、照玩,精神不錯的,一般不建議吃退燒藥,用一些物理降溫的方法退燒就可以。專家提醒,發燒只是兒童患病的癥狀,原因很多,退燒之后,如果孩子又發起燒來,家長應立即帶其到正規醫院就診。
物理退燒方法:
1.多喝熱水:讓孩子多喝熱水,蓋緊被褥,多出汗。
2.溫水洗浴:水溫在37℃左右,通過刺激血管被動擴張,促進熱的發散。擦浴時用力要均勻,至腋窩、腹股溝等血管豐富處停留時間稍長些,以助散熱,溫水擦浴后用大毛巾將寶寶包好。
3.酒精擦浴:1歲以上的孩子,可使用酒精擦浴起到降溫的作用。酒精的濃度一般以30%-50%濃度為宜,溫度以32℃-35℃為宜。用紗布或毛巾浸蘸酒精后,有規律地擦拭。
4.頭部冷敷:將毛巾用涼水浸濕后或冰袋敷在寶寶前額,5-10分鐘更換一次。
對小兒感冒發熱要強調休息,多飲水。監測體溫變化,一般以肛溫為準,當體溫超過38.5℃時應予降溫措施,如有條件可同時降低室溫。降溫措施首選物理降溫,尤其是嬰兒發熱。方法有:頭部冷濕敷冰袋,頸部、腋下及腹股溝置冰袋,或用稀釋酒精擦浴以及用冷鹽水灌腸。
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
孩子生病后,很多家長用雞湯等來給孩子補充營養。專家指出,當孩子發熱后,應該給孩子充足的水喝,最好是糖鹽水,不但可以補充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還可以達到降溫目的。專家建議,孩子在生病期間的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如稀粥、菜湯、果汁和雞蛋羹等,建議喝白菜湯,有清熱的功效。
此外,有些家長認為孩子發燒需要捂,其實,如果孩子手腳冰涼,可以適當捂一捂,如果孩子身體發燙時還捂,會導致熱散不暢,令溫度更高,嚴重時甚至會出現脫水等現象。
相關鏈接:兒童用藥要謹慎
由于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的特殊時期,尤其是各種器官、免疫系統的發育還不健全,屬于低免疫人群。因此兒童用藥需要特別謹慎。
兒童須慎用的四大類藥品
專家指出,以下四大類藥物兒童應慎用或禁用:
1.氨基糖苷類: 衛生部已明確規定,6歲以下兒童應禁止使用這類藥品,比如慶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鏈霉素等,這些藥物容易導致兒童耳聾,還可能引起腎功能衰竭。
2.大環內酯類:紅霉素、羅紅霉素、阿奇霉素等,這些治療衣原體、軍團菌、支原體的特效藥,往往會對兒童肝臟造成較大的損傷,如果用藥的劑量大,或用藥的時間長,則可能造成肝功能衰竭、藥物性肝炎,甚至可以引起死亡。
3.氯霉素類:這類藥物目前臨床上使用得比較少,但兒童使用這類藥物后,可能會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灰嬰綜合征,甚至引起兒童肝功能嚴重衰竭。
4.奎諾酮類:氟諾沙星、環丙沙星等,是目前成人使用率比較高的藥物,但兒童必須慎用,最好不用。
因為已有實驗數據表明,這類藥物可導致軟骨發育障礙,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
兒童用藥三要訣
1.藥量不多也不少
由于小朋友的肝腎發育未完全,一次給藥的劑量錯誤,就可能產生毒性或治療失效,每次服用藥量應力求精確。
家長應主動提醒醫生、配藥醫生,仔細確認小朋友的年齡、體重、身高,從而認定給小朋友的藥量。
同時,要使用精確好用的量具、喂藥器,先確認藥量刻度,并正確量取,小朋友才能吃進適當的藥量。磨粉分包誤差大,應避免采用。
2.好吞服、免吃苦
避免孩子哭鬧嗆吐,家長應選擇適合小朋友可以接受的藥劑。
家長應主動向醫生說明孩子吃藥的需求,希望優先選用液劑、糖漿、懸浮劑等喝的藥品。
3.仔細核對藥袋、妥善保存藥品、記錄用藥情形
家長應向醫生索取藥單,拿單領藥。領藥時核對藥單、藥袋等,是否正確無誤。把孩子用藥情形,仔細記錄下來。
要把藥品放在適當、安全的地方,以免兒童誤食。
服退熱藥注意點
服用退熱藥時要注意以下的問題:
1.退熱藥是通過皮膚散熱增加而起降溫作用的,因此衣服要穿得寬大,不宜直接吹風,多飲開水。
2.體溫過高時退熱藥用量宜小,防止體溫驟降。藥量過大會出現面色蒼白、出汗過多等虛脫癥狀。
3.兩次服藥間隔需4小時,體溫在38℃以下應停服。
兒童用藥十大錯誤行為
1.濫用退熱藥
2.濫用抗生素
3.一病多藥
4.隨意進補
5.濫用維生素
6.濫用丙種球蛋白
7.隨意用中草藥
8.小病貴藥
9.小兒用成人藥
10.糖水服藥
下一篇:醫生支招防治兒童手足口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小兒反復感冒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