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以下對話,我醫生,孕孕媽媽,孕母孕媽媽的母親,孕婆孕媽媽的婆婆)
場景一:
一位39歲的孕媽媽和她花白頭發的母親一同走進診室,經檢查胎兒是臀位。
醫:你平時活動嗎?
孕:每天大約走20分鐘。
我:不干點活嗎?
孕媽媽微笑不語。
孕母:都39歲的孕婦了。她能干活嗎?
我:可以干活,懷孕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其實孩子在母親的肚子里不斷的活動,這種活動一部分是孩子自己在主動運動,比如翻身、活動四肢等;另一部分是母親各種姿勢的勞動,比如買菜、做飯、收拾屋子、拖地、散步、游泳等。孩子在宮內隨著母親的各種活動姿以被動地運動,羊水不斷的在胎兒身上流來流去起到撫觸的作用,這有助于胎兒胎位的旋轉,有助于胎兒末梢神經的發育。如果活動少,胎位容易不正,出生后的孩子會出現恐高癥、暈車等問題。
孕母:我們家飯是她快九十的姥姥做,我收拾屋子,她沒什么活可干的。
我無語了。
場景二:
一位孕媽媽在媽媽和婆婆的陪伴下,“眾星捧月”地走進診室。
醫:你愛人呢?
孕婆:在下面汽車里。
我:他是孩子的爸爸,是主角,應該讓他來聽聽胎心,培養他對孩子的感情和對妻子、孩子的責任感。
孕婆:不用了,有我們就成了,他聽不聽無所謂。
我:其實父母是孩子的親人,養育孩子和教育孩子都是父母的責任,你們做奶奶、外婆的可以關心,可以建議甚至可以指導,但絕不能包辦代替,你們也代替不了父母對孩子的感情,代替不了父母對孩子的責任。懷孕、生子是年輕父母自己需要面對和承擔的事,應該他們自己來安排。所以,以后你們可以試著放手,讓他們自己來檢查,回家把檢查的情況告訴你們,讓你們放心就行了。
場景三:
孕媽媽和丈夫一起走進診室。
我:已經足月了,孩子不大,骨盆也正常,爭取自己分娩吧!
孕:我想剖宮產,其實我很怕疼,而且……我們也請大師算了日子。
我:其實,孩子一生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女性的陰道有三個重要的功能:一是月經來潮;一個是性生活;另外最重要的一個是生孩子,繁衍后代。陰道內橫行的皺襞在產程中不斷摩擦胎兒的肌膚,可以避免孩子的感覺統合失調;而通過宮縮和陰道的擠壓,也可以把胎兒肺內的水分擠出,這樣胎兒出生后不容易得濕肺和肺透明膜,降低新生兒的死亡;另外,寶寶經過分娩的努力,將來的奮斗精神、克服困難的勇氣都比剖宮產的孩子強。這些對孩子一生的健康非常重要。
孕:我真的很怕疼,網上都說生孩子要疼得死去活來。
我:生孩子會疼這是事實,那是因為子宮收縮使子宮肌層缺氧導致的疼痛。我從沒聽說過,全世界范圍內有哪個人是生孩子疼死的。所以,不用怕,車到山前必有路,現在科學發達了,分娩鎮痛的方式有很多,你可以自由選擇。你需要建立的是自己生產的信心,放松自己的心情,堅信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孕:網上說的,真的恐怖死了。
我:不要沒事就上網亂搜,自己嚇唬自己,每個人的分娩過程不同,每個人對疼痛的感覺也不一樣,不要把別人的經歷往自己頭上套,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為了寶寶一定會努力。
場景四:
一位孕38周的孕媽媽在丈夫的陪同下走進診室,醫生進行檢查。
孕:您說我能母乳喂養嗎?我媽就沒奶喂我的。
我:你當然可以母乳喂養,有奶、沒奶這不遺傳。關鍵是你要有信心去完成母親的責任。一般神經衰弱、失眠、抑郁、焦慮的人容易沒奶。所以,你要好好休息,放松心情,自然母乳喂養就能成功。
孕:我姐姐生完孩子奶就不多,總要摻著奶粉喂。她家孩子可心急了,一口吃不到就急,可是吃著又沒力氣,一會兒就睡著了,還總是哭。
我:你需要在孩子出生后,盡早讓他吸吮你的乳頭,這樣可以刺激你產生泌乳素,越吸量就越多。孩子在吃奶上,會費很多力氣,老話不是常說“使出吃奶的勁兒”嘛?所以別擔心孩子沒力氣。還有就是新生兒可能吃一會兒就睡著了,一會兒哭了就又要再吃,不分時間不分鐘點,這叫按需哺乳。孩子剛出生時,胃只有玻璃球大小,一點就夠吃了,一周后它才長成乒乓球大小,兩周才像雞蛋大,千萬別硬撐著,喂成大胃,將來總吃不飽,就變成了肥胖兒。我相信你一定能母乳喂養成功。
另外,對待孩子,家長要摸索他的規律,給孩子養成好習慣。比如說當孩子哭的時候,你要和他說說話,讓他等上10~20秒,這樣孩子就會知道,餓了需要稍等,再哭也沒用,這樣的孩子將來也不會急性子毫無忍耐力。當喂奶中間,孩子睡著了就要及時放下,當他醒了再抱起來喂,不給他養成飯碗總在嘴邊,醒了吃幾口再睡的習慣,否則孩子對吃奶這事總也不著急,就形成了慢性子。
場景五:
孕媽媽和婆婆一起來就診。當孕媽媽去檢查時,婆婆就和我聊了起來。
孕婆:我都想好了,等做完月子,我就把孩子帶走,我們條件好,住在市中心,將來可以給孩子找好的幼兒園,重點小學,重點中學,好好培養這孩子。
我:其實,我覺得這還真不是您要操心的事兒,也許您不愛聽,但是撫育孩子、教育孩子是父母必須要完成的任務。一個母親歷盡千辛萬苦把孩子生出來,母子連心,做完月子你就把這1個月大的孩子帶走,這讓當母親的怎么活呀?您家如果是老輩條件比較優越,可以適當傾斜幫助小兩口照料孩子,也可以監督爸爸媽媽把孩子教育好,培養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但不能把孩子帶走。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子教育,遠遠比你找一個重點學校重要的多。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到位,那么即使上了重點學校家長和孩子也都會感到受罪。
孕婆:你說的有理,看來我的想法有些簡單了。
我:看的出,您是一位開通的好婆婆。其實,醫生除了給病人看病,還要把醫學知識科普化,淺顯易懂的讓患者從醫生的正確觀點看待疾病。每一個醫生不只是要維護病人的軀體健康,還需要兼顧心理健康,通過看病解決患者心里的疑慮,豁達的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作為婦產科醫生,面對的孕產媽媽大多數都是健康人,是一生中不同的生理階段,就更應該在診療過程中,循循善誘,教導她們正確的對待自己和孩子,對待家庭,讓她們在人生的生育階段,順利度過,讓她們因為自己而家庭幸福。當她們通過一次次診療,建立對生活的信心,建立對孩子的愛心,和醫生成為朋友,遵從醫生的教導,順利度過孕產期,從而達到夫妻感情融洽,家庭和睦幸福。我想,這是我們做醫生應該達到的境界。
下一篇:孕婦最想了解的側切的7個秘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孕期腎絞痛可導致流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