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家住通源新村、今年29歲、從事教育工作的李女士最近懷孕了,但她出現了失眠、易怒等癥狀。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卡時,填寫了《婦女心理測定表》,評分為20分,表示嚴重抑郁、焦慮,婦產科醫生建議其在丈夫陪同下咨詢專門的心理醫生。昨日,記者采訪獲悉,如今越來越多的白領女性患上產前焦慮癥。
“產前焦慮癥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的孕期心理疾病,在城市白領中更常見。”濱江街道第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產科主任秦燕峰告訴記者,“近年來,通過臨床接觸,我們發現了越來越多的孕期婦女出現產前焦慮癥狀。”市衛生部門也十分重視婦女孕期心理健康,2011年開始在孕婦建卡時推行填寫《婦女心理測定表》,并在去年得到了更多的推廣。“通過這兩年來的觀察,我們發覺,越是接受過高等教育、有好的單位的婦女越容易患上產前焦慮癥,例如一些在機關事業單位的白領、教師等,農婦、打工者等一般不會患產前焦慮癥,她們的心理測定表評分都很好。”
她繼而分析:“從面上來說,這跟現代婦女的壓力越來越大有關。一方面,婦女有工作壓力,另一方面,如果丈夫很強勢或者有重男輕女思想的,夫妻雙方又缺乏溝通,那么對于懷孕的妻子而言就會有思想壓力。從孕產婦個人來說,這也與其性格有關系,現在的80后、90后的成長過程大多一帆風順,沒經受過多少挫折,聰明人想得多就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秦燕峰介紹:“以前人們大多聽說過產后抑郁癥,對產前焦慮癥了解得不多。其實產前焦慮癥的危害有很多,對孕產婦個人而言,如果產前焦慮癥沒有治好,容易造成產后抑郁癥,而且產婦心態不健康,對孩子的健康也是不利的。對于孕婦所在的單位而言,這些女子往往是中堅骨干力量,孕婦因產前焦慮癥、產后抑郁癥造成身心不健康,工作效率就會不理想。”
產前焦慮經常伴隨抑郁癥狀,秦燕峰提醒,一旦孕產婦在懷孕期間出現失眠、暴躁易怒、動不動就想哭、對原本感興趣的東西不再感興趣等癥狀時,就要警惕產前焦慮癥了。輕度的焦慮癥可通過聽音樂等方式等自我排解和丈夫的陪同散步、聊天等方法解決,但如果達到中度就需要盡快咨詢專業的心理醫生。
產前焦慮因素多
1.一些準媽媽大多是初產婦,通過電視、網絡等途徑耳聞目睹了許多她人生產的痛苦經歷,心中不免會恐慌。
2.雖然已做過多次檢查,但有的準媽媽仍擔心寶寶存在健康問題。
3.個別準爸媽的潛意識里仍有某種對胎兒性別的好惡,由于不知胎兒的性別,有的準媽媽不免有對胎兒的性別憂慮。
4.擔心孩子出生后,自己的職業受到影響,或家庭經濟壓力加大產生焦慮。加上行動不便,整日閉門在家,注意力集中到種種消極因素上,加重焦慮。
5.還有生理原因。患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娠合并心臟病等產前并發癥的產婦,由于健康存在問題,也怕殃及胎兒,易焦慮。到孕晚期,各種不適癥狀加重,如皮膚瘙癢、緊繃、水腫等使得心生煩躁,也易焦慮。
學會疏導緊張情緒
1.了解生育知識。要明確分娩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如果從臨產開始就心中有數,泰然處之,疼痛就不會那么嚴重了。還可以多看看親子類的網站和論壇,和一些媽媽們交流,討教一些經驗。
2.定期產檢。只要進行正常的產前檢查,醫院可以及時發現問題,提前干預。自我觀察和監測也很重要,了解每天的胎動是否規律,有沒有頭暈、氣喘等不適癥狀。
3.相信醫學技術。如今在醫院分娩的安全性已經大大提高,應該放心待產。與醫師保持密切聯系,有問題及時請教,保持良好情緒。
4.做些有利健康的活動,如編織、繪畫、唱歌、散步。不要閉門在家,把注意力集中到對未來的擔憂上。
5.家人多疏導。出現產前焦慮癥狀時,多與家人溝通交流,及時分享自己的情緒狀態,告知家人自己出現的情緒障礙,家人也可及時給予疏導,幫其慢慢消除緊張焦慮的心理。丈夫要理解妻子情緒上的波動,耐心傾聽妻子訴說,給予妻子鼓勵和安慰,打消其心中顧慮。 (記者顧熠 通訊員顧冬梅)
下一篇:準媽媽應拒絕不快樂造訪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高知女性成為何孕產期心理疾病頻發人群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