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大約有百分之三的準媽媽可能在懷孕九個月時被診斷為胎位不正。胎位不正,該怎么辦?
張太太懷孕30周。最近一次做B超后,醫生告知她胎位不正,胎兒呈臀位,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坐胎”,這使原本打算自然分娩的張太太不免緊張起來,心中充滿了不少疑惑:臀位能變成頭位嗎?我一定需要剖宮產嗎?
什么是胎位不正
胎位,通俗地說就是指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正常的胎位應該是胎頭俯曲,枕骨在前,分娩時頭部最先伸入骨盆,醫學上稱之為“頭先露”。這種胎位在分娩時一般比較順利。
而至于那些身體其它部位(如臀、腳、腿部甚至手臂)朝下,這種狀況就屬于胎位不正。在異常胎位中,臀先露(即臀部朝下)的比例最高。有些胎兒雖然也是頭部朝下,但胎頭由俯曲變為仰伸或枕骨在后方,廣義上說也屬于胎位不正。
這些不正常的胎位,等于在孕婦的分娩通道中設置了障礙,因而容易導致產婦難產。
在懷孕8個月之前,胎位不正是頗為常見的現象,準媽媽們無須過于擔心。隨著孕周的增加,多數胎位不正的胎兒會自動轉位成正常,胎頭在下的產位。在產科的處理方面,一般是以九個月(36周)懷孕仍為胎位不正的,才確定診斷。當準媽媽在懷孕九個月時確診為胎位不正的,就必須與醫師討論采用何種分娩方式作為最佳的選擇。
引起胎位不正的原因
(1)羊水過多、經產婦腹壁松弛等,使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范圍過大。
(2)子宮畸形、胎兒畸形、多胎、羊水過少等,使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范圍過小。
(3)骨盆狹窄、前置胎盤、巨大胎兒等,使胎頭銜接受阻。
如何矯正胎位
胎位不正在不同的懷孕周數有不同的發生率。在懷孕五個月時,約有33%的胎兒是屬于胎位不正的;而在八個月時,胎位不正的發生率下降至8.8%;到了懷孕九個月時,只有5%左右的孕婦被診斷為胎位不正。這表示,在懷孕中期發現胎位不正的胎兒,大多會在足月時轉變成為正常的胎位。
通常,在孕7個月前發現的胎位不正,只要加強觀察即可。因為在妊娠30周前,胎兒相對子宮來說還小,而且母親宮內羊水較多,胎兒有活動的余地,會自行糾正胎位,在孕30周后大多能自然轉為“頭位”。然而一般而言,若在妊娠30-34周還是胎位不正時,就需要矯正了。
在孕期,胎位不正不會對母兒帶來不良影響,但它是造成難產的常見因素之一。不過現代醫學完全有辦法進行處理。下文以最常見的臀位為例來介紹一些產科矯正方法。
膝胸臥位操糾正
孕婦排空膀胱,松解腰帶,在硬板床上,俯撐,膝著床,臀部高舉,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盡量接近床面。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5分鐘,連續做1周。然后去醫院復查。
醫生為孕婦施行“轉向”
如果在孕32周-34周時,胎兒仍未轉向,醫生就要考慮為孕婦實行外轉胎位術,讓胎兒翻轉,使孕婦能順利分娩。
羊水量適中、胎兒的背部在兩側、產婦體重適中,而且胎兒臀部并未進入骨盆深部等條件下,才適宜施行外轉術。進行人工外轉胎位時,醫生通常會給予孕婦以子宮放松的藥物,然后由醫生在B超監測下行外轉胎位術。
值得注意的是,外轉胎位術有一定的風險性。操作時,會導致臍帶纏繞或胎盤早剝。因此,在科學技術發達、有條件做剖宮產的地區,這個方法并不流行。
胎位不正的針灸治療法
針對胎位不正,我國有針灸治療的成功先例。用針刺至陰穴,治療胎位不正,每日1次,每次l5~20分鐘,5次為一療程,適用于婦科檢查診斷為臀位、橫位、斜位的孕婦。
胎位不正情況下的分娩
胎位不正的孕婦,可能自然分娩嗎?
胎位不正的孕婦,并非100%不能經陰道分娩。
單臀位(即胎兒臀部朝下,雙髖關節屈曲,雙膝關節伸直)的孕婦,如骨盆腔寬大,且胎兒體重在3500克以下,仍然可以考慮經陰道分娩。必須特別注意:由于胎兒的臀部通常比頭部要小,所以下降可能較快,但仍存在頭部分娩困難,引起胎兒損傷(如顱內出血、臂叢神經損傷、新生兒窒息等)的危險,因此,醫生常在胎臀自然娩出到臍部時,實行臀助產術。若有任何產程延長,則必須及早剖宮生產。
胎兒盤膝坐、單腿或雙腿直立的臀位不適宜陰道分娩,否則易導致在產程中臍帶脫垂,引起胎兒缺氧,甚至導致死胎。對于這樣的胎位,一般以剖宮產終止妊娠。孕婦需要在胎兒足月前后住院待產。
有些因胎頭旋轉或俯曲不良而引起的胎位異常,如持續性枕橫(后)位、面先露、高直位、前不均傾位等,均在分娩中才會被發現。臨床醫生會根據產婦骨盆、胎位、胎兒大小等情況來綜合考慮繼續分娩的方式,必要時須實施緊急剖宮產。
胎兒身體其它部位先露所引起的胎位不正,如肩先露、復合先露等,常見于腹壁松弛的經產婦或骨盆狹窄者,經陰道分娩的危險性更大,甚至會引起死胎或孕婦子宮破裂。對于這樣的孕婦,現代醫學一般用剖宮產終止妊娠。
分娩前,胎位仍有轉正機會
雖然產科方面一般是在懷孕九個月時診斷確定胎位不正,但仍有極少數產婦在臨盆前仍有胎位改變的機會。國內第一位水中分娩的媽媽馬楠,她就是在分娩前一刻才由醫生將胎位轉正的。
多數臀位媽媽選擇剖宮產
一般而言,在妊娠32-34周還是胎位不正的孕婦,就應該決定(一)實行人工外轉胎位法;(二)自然臀位生產;(三)直接剖宮產。在過去的十年,我國各大醫院的臀位助產手術漸漸被剖宮產所取代,多數媽媽也更愿意以這種比較安全的方式來迎接自己的寶寶出生。
張太太是位打算經陰道分娩的勇敢媽媽。面對這個特殊情況,不妨先在醫師的指導下,堅持胎位矯正,若胎位能轉為頭位,那就再好不過了。如果到孕34周,胎位仍為臀位,則不必再進行矯正,但也不用著急。等到孕36周再復查一次B超了解臀位的類型。如為單臀位,張太太可嘗試經臀位助產分娩;如果是其他類型的臀位,張太太就不可再固執了,她最好在孕37周左右時住院,并做好剖宮產的準備。
文/王哲蔚(主治醫師)
下一篇:280天,寶寶要出生了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胎兒第三十七周的發育情況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