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99_中文字幕乱码日本亚洲一区二区_色就是色欧美_欧美午夜精品电影

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3-6歲 > 語言心理

語言心理

哭是因為疼痛

分類: 語言心理 育兒詞典 編輯 : 育兒知識 發布 : 09-07

閱讀 :384

  面對疼痛

  孩子說:媽媽,打針真的很疼,我不想打針。

  媽媽習慣怎么做:對孩子說,打針一點都不疼。

  媽媽可以這樣做:告訴孩子打針會有一點疼,不過媽媽會一直陪伴他在身邊。

  女兒豆豆從小就對打針極度的敏感,每次打針(包括預防針),我和她爸都得費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完成。記得在上幼兒園之前的入園體檢中,在抽血時,我和她爸爸兩個人都沒能摁住她,后來是一位男醫生實在看不下去了,叫我讓開,兩個大男人才算制伏了一個小女孩。

  三歲半的時候,豆豆在幼兒園里接受了一次體檢,那天上午,我一直在擔心,下午去接她時,老師告訴我,豆豆不但沒有哭,反而眼睛看著醫生抽血。豆豆的這一表現,實在是出乎我的意料,于是我想當然的就認為她在集體生活中已經學會了勇敢,學會了堅強,以至于后來,每次面對著打針或者摔跤之類的,我就會對她說:“豆豆是個勇敢的寶寶,肯定不會哭的。”每次豆豆聽了我的話,也都竭力的忍住自己的疼痛,表現得很勇敢的樣子。

  可是,在豆豆四歲時的一次生病,卻讓我重新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真的正確。因為發燒,扁桃體發炎,醫生說必須進行輸液,否則病情很難得到控制,雖然豆豆堅決反對輸液,可為了她的健康著想,我還是決定聽從醫生的建議。在做皮試的時候,看著豆豆的眼淚在眼睛里打轉,我對她說:“豆豆是很勇敢的寶寶哦。”聽了我的話,豆豆終于沒讓眼淚流出來。但是在等待皮試結果的時候,她卻告訴我:“媽媽,我一點都不想打針,打針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快樂的事情。”這個時候,我并沒有真正體會豆豆的真實感受,而是用我所擁有的知識去告訴她為什么要打針。在正式進行輸液時,為了能夠讓豆豆不哭,我又對她說:“豆豆不用害怕,會有一點點痛,就像小螞蟻咬了一樣,一會兒就好了。”護士也接著我的話說:“小朋友很勇敢的,不用害怕。”在我們的雙重攻擊下,豆豆確實表現得非常勇敢,甚至眼睛直直的盯著針插進血管里。我心里暗自高興,豆豆終于像其他很多孩子一樣,打針也不哭了。可在輸液的過程中,在和她閑聊的過程中,我卻高興不起來了。

  記得當時豆豆看著自己手上的針問我:“媽媽,被小螞蟻咬了真的只有一點點痛嗎?”“是啊”我回答說。“媽媽,你被小螞蟻咬過嗎?”豆豆問。“當然咬過了。”我告訴豆豆,媽媽小時候因為頑皮,去抓小螞蟻,所以被螞蟻咬了。“那你哭了嗎?”豆豆聽完我的話又問。“恩,沒有,媽媽很勇敢的。”我還想著要教她學習勇敢。“媽媽,你騙我吧,被小螞蟻咬了是很痛的,你肯定哭了。”我沒想到她會這樣說,“為什么你這樣認為呢?”我想知道為什么她會這么想。“因為打針是很痛的,所以被小螞蟻咬了肯定也是很痛的,你肯定會哭的。”

  豆豆的話讓我突然驚醒,自己是多么的無知,打針本來就是一件不快樂的事情,打針本來就是會疼痛的,特別是當針扎進血管的那一刻,就連我自己都會覺得很痛,為什么我卻要求一個四歲的孩子去忍受這種疼痛呢,而且更可笑的,為了讓孩子不哭,為了讓孩子學會所謂的堅強,我還告訴她打針會像被小螞蟻咬了一樣有一點點痛,我卻沒有想過,對于一個從來沒有被螞蟻咬過的孩子來說,她哪知道被螞蟻咬了是什么感覺,她怎么可能去把兩者進行對照呢?豆豆的話同時讓我想到,剛才在扎針的時候,她一定是想哭的,不過她最終還是忍住了,只因為她想在媽媽的心目中做個勇敢的孩子,因為在扎完針后,她問我:“媽媽,我現在是不是很勇敢的寶寶。”而我卻在所謂的培養勇敢堅強品質中剝奪了她對哭的權利。

  第二天,帶豆豆輸液時,在扎針的時候,我告訴她,如果她覺得痛,不能忍受,想哭就哭出來,沒關系,媽媽會一直在旁邊陪著她。不過,豆豆仍然沒有哭,這一次她告訴我,雖然很痛,但她還是可以忍住。我想這一次,豆豆之所以沒有哭是因為我理解了她的疼痛,感受到了她的感受,所以讓她在心理上有了安全感,以至于她可以在自己的閾限范圍內忍受疼痛,而之前的一次,她之所以眼睛直直盯著針管不是因為她勇敢,而是因為她害怕。

  這也讓我想起有一次,在和小伙伴們瘋跑的過程中,豆豆重重的摔了,而且是摔得鼻青臉腫的,可她硬是沒讓眼淚流下來,站起來后還告訴我一點都不痛,可那一刻,看著她臉上流出來的血,看著她眼里含著的淚水,我的心卻很痛,我的淚卻流了下來,我相信她說不痛是因為她想要在我面前表現勇敢,而她之所以想在我表現她的勇敢,是因為我曾經說過某位小朋友打針不哭,摔跤了也不哭,這讓她想要證明給媽媽看,其實她也是可以做到的。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真的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而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給孩子所謂正確的指導,就比如打針是疼痛的,摔跤重了也是疼痛的,可我們卻偏偏告訴孩子一點都不痛,而且在孩子想哭的時候還不允許孩子哭,并告訴孩子勇敢的孩子都是不哭的。雖然很多時候我們的做法讓孩子不哭了,可這并不是孩子真正的內心體驗,他只是為了滿足父母心中的愿望而已,他只是為了迎合父母而已。而讓孩子不哭,除了比較合理的解釋是為了培養孩子堅強的品質外,還在于我們自己的虛榮心,如果孩子在遇到疼痛時能夠忍住,我們會覺得自己的教育有多成功,孩子有多堅強,可實際上這卻是以孩子忽略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為代價的,長期以往,會讓孩子失去了自我。

  所以,當面對著疼痛時,不妨把疼痛的真實感受告訴孩子,把哭的權利還給孩子,讓孩子根據自身的真實感受去選擇哭與不哭。往往這樣做,反而更能夠培養孩子勇敢堅強的品質,因為他的感受得到了你的認同,會讓他覺得自己被理解了,會讓他的心理有安全感,因而也就會促使他學會忍受疼痛。曾經有位媽媽說,當她帶五歲的女兒去打針時,雖然每次女兒也都會說害怕打針,因為打針很痛,可每次女兒都沒有哭,但是當孩子的爸爸帶她去打針時,每次女兒都是哭得淅瀝嘩啦的。剛開始,媽媽覺得不理解,后來在和女兒以及她爸爸的交談中,她發現女兒和她在一起去打針之所以不哭,是因為每次她都是擁抱著女兒,給女兒心靈上的安慰,而她爸爸每次都是讓女兒獨自站在護士面前,自己站在旁邊,嘴里還說著“有什么好怕的,打針又不痛,要勇敢一點”之類的話,所以每次都是還沒開始扎針,小女孩就已經被自己心理上的“疼痛”嚇哭了。這就說明心理上的疼痛遠比生理上的疼痛更讓人難以忍受,而心理上的安全感卻能夠緩解生理上的疼痛。

下一篇:寶寶在公共場所發飆怎么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混齡班孩子心理發展更成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龙县| 武清区| 明光市| 铁岭市| 五莲县| 临泉县| 潼南县| 鲜城| 南郑县| 敦煌市| 丹棱县| 松原市| 九台市| 奉贤区| 德保县| 神农架林区| 社旗县| 新疆| 泽库县| 遂宁市| 东明县| 栖霞市| 晴隆县| 松阳县| 永定县| 郎溪县| 上虞市| 章丘市| 钟祥市| 田东县| 陆河县| 汤原县| 高邮市| 东宁县| 丰顺县| 林口县| 长汀县| 忻城县| 崇州市| 伊春市| 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