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現在的新一代父母,由于孩子多是獨生子女的關系,所以倍加寵愛,不吝惜用重金維持寶寶的“社交關系”。其實這類行為無疑是不正確的兒童早教方法,在幼兒園集體生活時期,讓孩子靠自己的能力培養人際關系才是王道。
尋找適宜伙伴
80后的獨生子女一代在為人父母后,絕大多數都緊隨潮流,尤其85后的年輕媽媽更是在育兒追潮中異軍突起,喜歡將孩子打扮得時尚,并在這個過程中充分享受育兒樂趣。調查顯示,逾7成媽媽在育兒生活中愿意“趕時髦”。
在多數獨生子女的年輕家庭中,寶寶似乎更難尋找到適宜的伙伴或玩伴,調查顯示,近6成的家庭為寶寶的社交支出費用。
接受訪問的3歲孩子爸爸Justin說,他們原本不想讓孩子參加早教班,但最終還是報了,主要原因就是希望孩子可以多一些同齡人陪伴,讓孩子在集體游戲中學習到合作等必備的能力和體驗。網友binyangjing說,最希望通過早教讓寶寶結識更多的小朋友,學會簡單的人際交往,學會與人分享、互相幫助。為了女兒創建“樂田農場”的潘先生還在網上呼吁,家長們多帶孩子到野外參加他們的農田聚會,為孩子尋找更多同齡玩伴。
矯正互相攀比
“幸虧幼兒園園長發現這個不良風氣,及時剎車,不然小朋友肯定要互相攀比的。”家長易女士說。原來前幾個學期,易女士上中班的兒子經常會收到班里同學過生日時的禮物,從十幾元的進口巧克力,到幾十元的玩具,各種各樣,有的連見也沒見過。光收禮不還禮總不行啊,于是每次到兒子生日前夕,給同學們送什么禮物就成了易女士的一樁心事。太便宜的拿不出手,貴了對自己來說又超支,同時還要擔心因此養成了孩子們互相攀比的壞習慣,因為曾經有一次一個同學說,某某同學生日給大家的禮物很低檔。兩個月前,幼兒園園長聽說了這個做法后,要求一律停止。但是,小壽星給全班同學送禮的情況在不少幼兒園、小學仍存在。
“寶寶社交費”除了早教、過生日外,最多的就是串門和相約旅游了。不少家長為了“維護”好寶寶的社交圈,常常在節假日輪流做東請小朋友和父母吃飯、去游樂園玩耍、看兒童劇等。無形中增加了經濟壓力。
現在的家庭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從小缺少伙伴,父母很擔心孩子在人際交往方面會存在缺陷。所謂社交能力,指的是孩子和他人結交和相處的能力。孩子的社交能力,不但對他的智力發育影響極大,而且將深深影響到孩子成年后的社交生活乃至職業成長。
父母愛攀比孩子失去幸福感
從事教育工作的我,常聽到一些爸爸、媽媽對自己孩子說:“你看看人家XXX,怎么人家能得高分,你就考這么點兒分!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學的!”“你看XXX,人家多聽話,你要多向人家學學!”
還有的家長,當她看到別人家的孩子請了家教,她就趕緊給孩子約了補習的老師;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在學繪畫,她也讓孩子學起了畫畫;看到別人家的孩子能背不少英語單詞,她趕緊又讓孩子補起了英語。“砝碼”就是這樣給孩子逐漸加上的,而且越加越重。
自從小孩上學后,隔三差五的就會拿回一張檢測小卷來,不是今天沒寫聲調,就是明天漏道小題,很少有全對的時候。再看看老師每次在網上發布的檢測小結,這次10個全對的,上次12個全對的,心里就會暗暗惋惜:唉,就差一點點兒,回頭看看那張天真的小臉兒,搖搖頭,把心底的那份惋惜甩掉,用笑臉和稱贊的語氣對他:“寶寶真棒!這么難的音節你都寫對了,真是太了不起了!要是能把聲調再寫上,就更好了,是吧!”得到的是那樣開心的笑顏。
教育是讓孩子成為快樂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育好孩子是父母的責任。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教育”是什么?作為老師、作為媽媽,我認為“教育”就是讓孩子成為一個現在就感到快樂的人。
這里的“快樂”不是指吃得好穿得好,甚至也不僅僅是成才以后將來謀得一份好職業以便過上好日子,而是孩子在受教育的過程中,不僅充分體驗到求知的快樂,思考的快樂,創造的快樂,成功的快樂,而且還充分體驗到來自純真友誼的快樂,來自溫暖集體的快樂,來自野外嬉戲的快樂,來自少年天性被縱情釋放、青春的激情被隨意揮灑的快樂……
我堅守這樣一個信念,無論如何,我一定要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快樂。做到這一點,關鍵是身為家長的我們要有良好的心態。這就是發現自己孩子所獨一無二的優勢,覺得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強。
欣賞自己的孩子是培養孩子的前提
親子教育我始終認為,每一個家長都要欣賞自己的孩子,這是培養優秀孩子的前提。不要為了個人的攀比心理就給孩子太多的壓力,要看到孩子自身的優點和特點,不是每個孩子都會成長為華羅庚或貝多芬。要讓孩子獨立思考,讓他們自己做決定,同時要教導他們該做什么。
蘇聯杰出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這樣告誡教育者:“要在每一個人的身上發現他那獨一無二的創造性勞動的源泉,幫助每一個人打開眼看到自己,使他看見、理解和感覺到自己身上的人類自豪感的火花,從而成為一個精神上堅強的人,成為維護自己尊嚴的不可戰勝的戰士。……人的充分的表現,這既是社會的幸福,也是個人的幸福。”也讓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維護自己尊嚴的不可戰勝的戰士”。
做為一名合格的父母,應該充分的了解孩子的心理,常言道“母子連心”,父母應該清楚的知道什么是孩子想要的,什么是孩子不想要的,與其將孩子與別人的做比較不如善于發現自己孩子身上的長處,開發孩子自身的潛能!
下一篇:五歲寶寶爆粗口要揍他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與父母爭辯有利BB心智發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