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不久前,幾位老鄉來津旅游,朋友老陳攜老婆孩子做東請客。席間,老鄉的兩個孩子(6歲)和老陳的孩子(7歲男孩)頃刻間就熟絡了。而原本6點的飯局,因為等這個等那個,快7點才開始。這之前,三個孩子已經等不及了。“媽媽,我餓了。”“怎么還不開飯呢?”幾個媽媽輪番勸慰:“馬上就開始,別急,先看會兒電視。”孩子們也還聽話,邊看電視邊嬉笑打鬧著,一直等到開飯。不過,接下來小陣同學出現的行為,卻值得家長好好反思“如何帶孩子參加飯局”。
三個孩子不到20分鐘就吃完了飯,開始跑著鬧著玩。當大人們吃到8點多的時候,老陳的孩子小陳同學開始不耐煩了,走到爸爸桌前:“我命令你,馬上結束飯局。”老陳尷尬地笑笑:“馬上馬上。”小陳同學不依不饒,“你聽見沒?馬上結束飯局。你要不馬上結束飯局,就把這一盤子的苦瓜全給我吃了。”說著,用筷子夾苦瓜。陳媽媽在一旁,看不下去了,“陳××,你過來。”陳媽媽的臉色掛起來了,小陳同學極不情愿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但沒過一會兒,小陳同學又開始不耐煩,徑直走到爸爸旁邊:“我命令你,馬上結束飯局。你聽見沒有?要不,你就給我吃了這一盤子苦瓜。”陳爸爸苦笑著圓場,對大家說:“他是為我的健康著想,多吃苦瓜對身體好。”陳媽媽再次把孩子叫了回來。這次,陳爸爸也想盡快結束飯局。
此時,小陳同學的怨氣又找到了新的發泄口。他和另兩個孩子把餐廳里的衣帽架橫起來當作“大炮”,把它對準了服務小姐,大聲吼叫:“你看我干嗎?你去做你的事情。”服務小姐明明看到這孩子把衣帽架拆卸了下來,也不敢上前阻止,只是遠遠地躲著他。過了一會兒,飯局終于結束了,小陳同學還不忘它的苦瓜菜,命令服務小姐:“你給我把那個菜打包!”陳爸爸對著孩子說:“你怎么說話呢?這位阿姨還是大學生呢。將來你還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大學呢。”
這件事過去幾天了,但小陳同學的言行舉止卻在我腦中久久停留。我想,帶孩子出外用餐確實是件需要大人仔細思量的事。
首先,孩子的不耐煩是可以理解的。
其次,既然陳爸爸做東,他完全應該考慮到孩子的感受,應掌握好宴會的時間(這么說并不是就不考慮客人的感受。孩子的感受和客人的感受同樣都需要尊重)。
第三,大人們應該考慮到孩子吃飯快,吃完了做些什么。要有預備方案,而不是任由孩子無聊地抱怨。陳媽媽,或者其他的一位媽媽完全可以抽出來陪伴孩子玩耍。想好有意義的游戲,讓孩子們在飯后的時間里不至于無聊不耐煩。
第四,當孩子出現不恭言行時,家長應該將孩子引開,而不是任由孩子“發飆”。我以為,小陳同學對著爸爸說“我命令你”之類的話時,已經顯得很沒有教養了。當然,是大人拖延吃飯時間的不良行為在先。但是,小陳同學的無禮、傲慢也是絕不能接受的行為。
第五,孩子對著服務小姐說那些話時,是嚴重的不尊重行為,家長應找時間要求孩子對服務小姐道歉,并就此事做一次嚴格的教育。
小陳同學和陳媽媽陳爸爸的言行,對家長們是一次警醒。帶孩子出外做客用餐時,這些可能遇到的尷尬事,大人須考慮周全,做好相應的應急預案。 文/王麗潔
下一篇:培養孩子獨睡分為四步走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吃手指”就會肚子痛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