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時間:二00五年四月十八日至四月二十八日
地點:重慶市黔江區
攝影報道:首席攝影記者 郭鐵流
主人公:李小蕓,女,25歲,重慶市黔江區濯水鎮人。
事 件:超過預產期,徒步4小時下山到醫院,產下7斤4兩重的嬰兒。
李小蕓的家在濯水鎮邊的高山上,天氣好時在自家的田地里能看清鎮上的街道。去鎮上的路全部是下山,六、七公里的路程有600多米的落差,平時走也要兩個多鐘頭,對于已經出現產痛的李小蕓來說就更為艱難。
4月18日上午,超過預產期兩天的李小蕓已經有些疼了,她邊收拾物品邊等著在外打工的丈夫回來,丈夫說中午就能趕到送她下山生產。
中午時分他們開始出發,山上起了大霧,遮住了正午的陽光。李小蕓換上了一身干凈衣服,他的丈夫背著籮筐,里面裝滿了吃的和小孩的衣服及包布。走走停停4個多鐘頭才到醫院,李小蕓已經累得不行了。
他們也想過就在家里生,一方面在家生可以節約些,另一方面這高山陡坡讓產婦有些吃不消。走下山去還可以克服,最麻煩的是產后回家的路,當地有風俗只抬病人不抬產婦,當地人認為產婦是不潔的,如果抬了會帶來霉運。是上門檢查的鄉婦保員發現她懷的胎兒比較大,在家生產可能有危險,這才促使他們決心下山住院分娩。
濯水鎮是重慶市最邊遠的黔江區管轄的一個鄉鎮,地質地貌復雜,高山深谷河流縱橫。在這個地區,兩個隔山相望的村莊,喊話都能聽見,但要走起來卻要走半天時間。一些高山上的村莊住院分娩率只有30%到40%,遠遠達不到有關部門要求的70%的指標。
4月20日下午,李小蕓順利生下了一名7斤4兩重的女嬰,一家人都為這個健康胖胖的孩子興奮不已,同時為下山生產的決定感到萬幸,這么重的嬰兒在家生的話是有很大風險的。
回家的路李小蕓的丈夫選擇了先包車再走路的方法,包車到達山上一個路口,離家的路并沒有近多少,但高度卻上去了,這樣可以平著走到家里,而省去了爬山的痛苦。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下一篇:王林:應該允許孩子有“魔法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讓孩子聽故事的新方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