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老師的聲音
周圓圓(中班老師)
家園溝通不是只說好話,也不是單純告狀
教師不能等幼兒犯了錯誤后才去與家長溝通,找家長告狀,而平時要主動向家長反映幼兒的在園情況,多報一點喜,少報一點憂,絕不夸大問題。如談幼兒在園吃飯、游戲、睡覺等方面的進步表現,以拉近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這也是每個幼兒家長都比較關心并十分樂意接受的。向家長反映幼兒不好的表現時,也應該實話實說,而不應該說得含含糊糊,讓家長聽不明白,這樣根本就不能得到家長的幫助。
劉佳麗(幼兒園園長)
家園溝通需要技巧更需要坦誠
俗話說“一句話說得人笑,一句話說得人跳”。意思是說:同樣的一句話,由于表達方式的不同,所收到的效果就不一樣,這從一個方面說明了交談的重要性。當談到孩子的缺點時,教師應該從正面肯定入手,創造良好的談話情境,我們教師要做到語氣委婉,先肯定孩子再指出存在的問題,先揚后抑。幼兒畢竟是幼兒,教師不能以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幼兒。家長擔心的不是孩子犯下的錯誤,而是教師對于孩子所犯錯誤的認識與態度。因此在本來就心情緊張的家長面前,教師關鍵在于表達一種愿望,即讓家長明白:談論孩子的不足,目的是希望得到家長的支持,以便家園共同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在與家長溝通時,應多站在家長的角度去關心孩子,理解家長的心情,如果教師真誠對待每一個幼兒,那么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談一定會順利進行,也會讓家長感受到教師是誠意喜愛關注自己的孩子,因而家長就會更容易接受教師的談話內容,也就更愿意主動與教師交談孩子的各種表現。
家園溝通像所有的人際溝通一樣需要技巧,但家長和教師畢竟不是商業伙伴,也不是兩國外交使者,雙方在交流時的坦誠態度是非常可貴的。
胡曉晴(小班老師)
溝通要表達出關注孩子
家園溝通要收到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把握好交流的時機,而不僅僅依賴于所謂的技巧。只要孩子有一點小小的進步、不同的表現就要與家長交流,家長十分在意教師如何看待自己孩子的態度,關注自己孩子的程度。在交流孩子的表現時教師要表現出自己的喜愛和自豪;在交談孩子的不足時又要表現出對孩子的關愛與焦慮。同時需要體會家長的心理,尋找共同話題,這樣容易打開家長的心扉。抓住家長愛子心理,巧妙提出建議。在交談孩子的行為時,要充分肯定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使家長感到教師對孩子是充滿信心和關愛的,從而愿意接受教師提出的意見或建議。
小編插話
外交辭令畢竟是外交場合的適用語言,如果把它運用到平常的溝通中就會鬧張冠李戴的笑話。家長出于對幼兒園和教師的信任,尊重教師、理解教師,教師也需要尊重家長、理解家長,這是保證家園順利溝通的必要條件。教師應以一種平等友好的態度來對待家長,將家長視為朋友,打消家長的顧慮心理,同時要尊重家長的意見,虛心聽取家長的建議,這樣家長才樂意與老師交談,教師與家長的關系就會比較融洽。教師主動向家長介紹孩子在園的表現,特別是一些細小的事情,讓家長知道老師是多么地關注自己的孩子。教師既不能一味地遷就家長,也不能對家長的建議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以消極的態度對待,而是應根據情況,有分寸地解決家長的問題。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是雙方的,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積極主動地了解一些正確的育兒觀念和方法,在與教師的溝通中就不能那么“外行”了。當然,家長在和老師交流時也沒有必要過于謙恭,彼此尊重、平等相待才是正常的家園關系。只要本著一切為了孩子的原則,教師真誠地與家長交流,尊重家長,平等對待家長,相信家長能夠積極支持教師的工作。
上一頁12 下一頁下一篇:選適合寶寶的幼兒園小竅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農村幼兒園植根于農村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