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一、幼兒入學的心理準備。
大班的幼兒即將面臨的是進入小學,對他們而言,小學是一個陌生而又富有誘惑力的地方,他們的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將發生新的變化。幼兒由事事依賴父母逐漸過渡到事事獨立完成;幼兒所適應的以游戲為主要形式的活動將改變為以學習為主要形式的活動。課后還要預習、復習和寫作業;另外,學習以口頭語言為主改為學習以文字或符號寫成的教科書。
幼兒入學前應具備的心理準備還要有強烈的求知欲望;能控制自己的行動,做到上課認真聽講、不做小動作、不與他人講話、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堅持完成規定的任務;具有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和想象力,初步具備熱愛集體、愿意為集體服務等道德品質。
二、幼兒入學準備的具體措施
1.提高自理能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要求幼兒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會正確的穿衣、褲、鞋,有好的飲食及進餐習慣,懂得自我保護。我們可以組織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來強化幼兒的自理能力。加強文明禮貌的教育,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和執行規則的能力,注意自己的行為不要影響集體;培養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逐步學會同伴間的合作及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幼兒學會傾聽、上課不亂插嘴,舉手回答問題;不亂翻(拿)別人的東西,愛護學習用品;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等。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培養幼兒講究個人衛生,做到飯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勤剪指甲;保持衣物的整潔和環境的整潔。
3.注意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
為了使幼兒入學后,能較快地適應小學的生活節奏,可以改變幼兒園的作息制度和環境布置。在大班第二學期,可以延長上課時間,適當增加課時,并逐步減少睡眠時間;教幼兒認識鐘表,能按時間規定完成各項任務。
4.加強幼兒獨立生活的能力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小學生課間和課余時間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己管理,這就要求他們有較強的獨立生活的能力。所以,在大班要特別加強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及完成任務的能力,讓幼兒學會自理、自立,使幼兒的堅持性、合作精神、自我服務等能力有進一步的提高。教幼兒學會自己整理學習用具,會保管自己的學習用具和用品。能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并能獨立地完成家庭作業。
5.帶領幼兒參觀小學
讓幼兒了解和熟悉小學,了解小學生活,激發幼兒入學的愿望,請小學生和幼兒一起聯歡,進行“大帶小”的活動,使幼兒從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學準備。
6.搞好幼小的知識銜接
幼兒園的教師要了解小學的知識體系及學習內容,對于一些語文、數學知識的傳授與小學銜接,增加一些漢語拼音和執筆姿勢及書寫習慣的教學與練習。
做好幼小銜接,小學和幼兒園都要改革,在教育方法、形式上要逐步靠攏,小學低年級教師可增加教學趣味性等。另外,幼兒園可以為家長開展知識講座,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和家長要注意的問題等等。總之,搞好幼小銜接工作,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讓我們大家一起為孩子能順利進入小學做好充分的準備,實現從學前教育到小學教育的順利過渡。
下一篇:如何幫孩子適應學校生活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讓禮儀伴行為隨孩子一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