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在本月份里面,我班幼兒進行了一次觀摩半日活動,在這次活動中,主要是孩子們的特色活動-科學課,我是將上次的活動進行延伸《神奇的雞蛋》,活動主要是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但是在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班里的黃理哲小朋友的注意力不是很強,上課的時候精神總是不集中,所以觀察能力就不是很強,于是決定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從這方面進行培養(yǎng)。
第一:觀察生活中的物品;因為每天的生活都與周圍的生活物品分不開,如桌子、凳子、餐具、床、毛巾、燈、電視等。我先讓孩子仔細觀察和熟悉這些物品,要知道這些物品的形狀、材料及各種用途。如:桌子大多是長方型或圓形的,是木頭做成的,可以用來吃飯或寫字等;毛巾是用棉纖維做成的,可用來洗臉,也可用作擦布;日光燈是長管狀的,按下開關就會變亮。
第二:在觀察中比較;比較觀察就是教會孩子將看到的自然現(xiàn)象和生活中的物品進行比較,比較兩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如冬天的花與夏天的花有何區(qū)別?風和雨有何區(qū)別?老虎與獅子有何區(qū)別?青菜與白菜有何區(qū)別?除此之外,還可用各種圖片來觀察兩種物品的不同,圖片觀察可以有意地為孩子提供觀察對象的各部分細節(jié)。如圖畫上的動物或人缺少什么?畫面上不同的人有何特點?兩張圖片上的畫面有何不同之處?
第三:在觀察中感覺;在觀察事物時,教孩子充分利用自己的各種感覺器官,通過看、聽、嗅、觸摸、品嘗和皮膚的感覺來獲得對外界事物的認識。如吃水果時,要讓孩子看看外型特征和顏色,用手摸摸表面是光滑還是粗糙,是軟的還是硬的,是溫的還是涼的,教會孩子用鼻子聞一聞,用嘴嘗一嘗。
第四:在觀察中提問;在觀察中,要讓孩子多提問,多問為什么?鼓勵孩子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新問題。多問孩子幾個“知道、不知道”。指導孩子觀察事物的規(guī)律和觀察分析的順序,培養(yǎng)孩子透過事物的現(xiàn)象看本質,從而使孩子的觀察力得到進一步發(fā)展。還可以和其他幼兒進行比賽,看誰觀察到的細節(jié)多,或誰最先找到某個目標,以鼓勵孩子的積極性。
過了一段時間,經過家長與我們老師的配合,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黃理哲小朋友愛說話了,這也是孩子觀察能力提高的表現(xiàn),我覺得很欣慰,更為孩子感覺到高興。
下一篇:“閱讀超市”給孩子帶來樂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災難發(fā)生時,孩子會自救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