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二、關注0——3歲是兒童大腦發展的高峰期
①研究發現,3歲前的兒童的腦的發展比成人活躍兩倍。正如整合課程中加德納在對多元智能闡述中所言:每個人與生俱來在某種程度上擁有八種以上潛能,并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如果我們能夠在其大腦飛速發展階段給予有效地刺激,促進孩子的潛能得到最大可能的開發和發展,對孩子的未來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三、打破傳統,推動小小班的形成
縱觀當前教育機構,尤其是0——6歲孩子的教育機構大體上以托兒所和幼兒園為主,彼此間各為一個群體機構。就因地制宜而言,本地區的托兒所機構大部分屬于私人管理狀態,師資隊伍缺乏正確的管理觀念和教育理念。因此也給嬰幼兒的成長帶來不必要的影響,那么如何讓嬰幼兒在良好的環境下得到良好的教育呢?家長們對此意見不一,有人認為托兒所至少能照顧好孩子,從而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如果不送到托兒所那么又該往哪兒呢?又有人認為如果有專門負責剛出生的嬰幼兒教育的管理機構,從小有專人培養,“一對一”的教育觀念帶來的教育成果必然是可喜的。面對本地區教育周邊環境而言,在幼兒園開設小小班無形中整合了家長們的意見,滿足了家長們的請求,也為嬰幼兒的早期教育奠定了基礎。相信嬰幼兒在專門為其創設的教育環境中,在具備正確教育理念的教師的引導下一定能茁壯成長,呈現“百花齊鳴”的現象。小小班的創建也為幼兒園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幼兒園順應教育發展的需求。
四、創設適合小小班發展的良好環境
對于小小班的環境創設,有人是盲目的、直觀的,并不是客觀地從嬰幼兒年齡特點去考慮,經常會出現“環境與人不相協調”的局面。那么我們又該如何創建小小班的環境呢?我個人認為小小班的環境創設用三個字來概括“小人國”。每一處環境都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量身定做,在嬰幼兒的眼中每一處都是卡通小天地,色彩斑斕。作為環境的創設者,我們千萬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衡量、審視。就拿小小的水龍頭來說吧,小小班的水龍頭控制處設在靠近使用者處,而且是按鈕式停止控制按鈕,高度和長度與孩子所能觸摸的位置恰好一致。對于小不點的她們使用起來是那么方便自由。從一個小小的水龍頭到餐具、玩具的選擇,再到每一個角落的環境創設。作為構建者來說,要多蹲下來看一看、想一想是否合適。只有這樣才能更加吸引嬰幼兒,減少嬰幼兒的陌生感和恐懼感,惟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早期教育。俗話說:“環境是人為的,但環境又時刻在影響著人。”
五、科學選擇小小班教師
?、畚从處煛ⅰ靶寢尅?、“大媽媽”這三者作為小小班的候選人來說,我選擇第二者作為更適合帶小小班的教師。所謂“小媽媽”,就是指已有兩歲孩子的教師。這一類教師無論在生活經驗還是育兒經驗都具有絕對優勢,由于“小媽媽”教師自己的孩子和小小班的孩子相仿,她們對幼兒的行為非常了解,能夠洞悉幼兒內部的心理需求和感受,她們對幼兒的愛如同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在這種愛的包容下,孩子的畏懼心理明顯減弱,情緒也易于穩定。在教育過程中,“小媽媽”更多的是言傳身教,處處為幼兒著想。在教育幼兒的同時嘗試讓幼兒自己動手,從小事學起,循序漸進地引導嬰幼兒學會做力所能及的事。其次是“小媽媽”在與家長溝通方面有著共同的語言和共同交流空間的互動,彼此進行經驗共享。由此可見,“小媽媽”在小小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果這一角色錯位,也直接影響小小班的“質量問題”。假如我們選擇前者:未育教師,由于她們缺乏育兒經驗,面對嬰幼兒的異常行為感到不知所措,一副茫然的樣子。如果我們選擇后者:“大媽媽“。由于她們的孩子已超越幼兒年齡范圍,容易拿老一套的育兒觀或者當前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手段去對待嬰幼兒,可想是行不通的。三者相比之下,第二者明顯優勢于其它兩者。
在幼兒園開設小小班,形成嬰幼一體化地教育服務體系。它的形成順應了當前教育發展的趨勢,也為家長們的早期教育提供了牢固的平臺。我相信,它的創建一定能為孩子的成長舞臺寫下光輝的一頁,為我們的強大的祖國培養出更多的新起之秀!
上一頁12 下一頁下一篇:幼兒園新生重在常規培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讓孩子邁好入學第一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