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工作和生活,我怎么都打不起精神來?
咨詢的問題:
我在一家公司工作,雖然自己也掙了一點,但是總覺得自己掙的是老板的零頭,有些心理不平衡;下班了,沒什么事情干,就是看看電視,沒什么好的節目,但是為了消磨時間,我還在看;我現在還沒有成家,但是我想就是成家了,有了孩子,不是也得這樣生活?
盡管我不想這樣,但是也習慣了這樣,但是又總有些不甘心,我想問問,這樣有什么勁?為什么要這樣?能不能有所改變?
我曾經用自己的名字“渺小”為題寫了一個也不知算不算詩的東西,基本上描述了我現在的感覺和認識,我把它寄給你,不知你是否愿意給我提供一些心理幫助?謝謝了!
渺小
我渺小,
可我愿意思考。
我知道,激情會帶來幸福的感覺,
但是,智者告訴我:暴雨不終朝。
我期盼戰爭,
領略生命和鮮血的激動;
我害怕戰爭,
生命,不象棋盤,可以復盤,可以永恒。
我想成為一個偉大的人,
但我不知從何著手;
我是渺小,
在無奈中忍受。
我的回答:
嗨,朋友,不管你的真名叫什么,先用朋友來稱呼你吧。你對人生的體驗很敏銳,也為很多人生的無奈感到很困惑,你的來信提出了很多人生的重大問題。仔細分析起來,你的問題可以分為如下四個:1)如何處理這樣一種百無聊賴的心情,如何讓自己的心情好起來?2)如何看待自己與老板的關系,尤其是老板的收入與自己收入的關系;3)如何度過下班后的時光,如何讓業余的時間過得更主動;4)怎么讓自己成為一個偉大的人,或者說有價值的人。
這幾個問題都是大問題,都不是一句兩句能夠說清楚的,不過第一個問題可能更基本一些,其實,對于后三個問題,道理你可能都是明白的,不過,由于心情不好,認識容易走些偏差而已。
首先,我要說的是,在這個世界上打不起精神的人有很多,先不用為此擔心。我們可以設想,在這個50多億人口的地球上,能夠精神非常昂揚的人能夠多少呢?要是都精神昂揚,世界早不是這個發展速度了。大部分人都是很無奈地生活,做一個螺絲釘,做一塊磚,做一個細胞,從個體的角度反思起來,可能沒什么意思,但是少了還真不行。
另外,樂趣是自己找的,個性是自己塑造的,你作為你,肯定有與大家不一樣的地方,在完成自己本職工作和社會義務的同時,把你獨特的一面展現出來,這就是您的創造。人,關鍵是要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做些符合自己本性的事情,從而自得其樂。
第二,我要說,作為員工有作為員工的幸福,作為老板有作為老板的痛苦。員工,只要按照領導的吩咐或者公司的規定做了自己該做的事,基本可以下班走人,按時拿錢,最壞的可能是白白工作了幾個月,拿不到錢,浪費了時間;而老板呢,他要考慮成本,考慮公司的前途,要工商、稅務、司法、行政等各個層面的人接觸和周旋,還要有陪錢的風險,所以老板不僅辛苦,而且“心苦”,不僅有可能浪費時間,而且有可能浪費錢。老板有了這樣痛苦和付出,多拿些錢有何不可呢?
不過,你可能想,你愿意忍受這樣的痛苦,愿意這樣付出,這樣才能生活的更有意思。是的,老板的確有可能這樣感受或者幸福,但是,那是沒辦法的事,誰讓你不是老板呢?誰讓你沒有資金或機會呢?你可以積累資金、創造機會成為老板,但是在這之前,人就要心平氣和地工作、生活。
第三,下班后如果沒有什么積極的活動,只是盯著電視看,時間長了的確會讓人產生一種頹廢或沮喪的感覺,但是你能這樣做,表明你有這樣做的條件。一是你可能有了自己的一個房間,另外工作可能比較穩定,能夠勝任自己的工作。
如果你連飯都吃不飽,或者是十幾個人住一個小房間,可能就根本沒有放電視的空間,也不會有看電視的時間;另外,如果你不能勝任自己的工作,每天都要加班還不能使領導滿意,那你也不敢看的電視的。所以,你能安心的看電視表明了你有這樣一種優越的生活狀態。但是,古人講要“居安思危”,或者用現代的說法要“與時俱進”,只要你稍微允出一些時間,干一些能夠產生社會價值或者增加自己能力的事,你的狀態和心情可能會更好。
另外,如果你有一個平和的心,結婚或者有了孩子,事情會更多一些,生活可能會更充實一些。當然,結婚和生孩子又有它們各自的麻煩,要有心理準備。
最后,是關于如何成為一個偉人的問題,或者說關于人的“渺小”的問題。關于這個問題,我要說,我們誰不渺小?歷史上,象孔丘、孟軻、蘇格拉底、伯拉圖這樣的思想家有幾個?象鄧小平、華盛頓這樣的政治家又有幾人?剩下的人,還不都是跟隨他們的腳步或者換一角度闡發他們的聲音?只要我們自己活得問心無愧,只要沒有做什么傷天害理的事情,只要我們盡了自己的義務,完成了周圍的人或者公司賦予我們的責任,如果有可能,再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改善了他人的生活,我們就是一個幸福的人,一個完整的人。
孔子、鄧小平是對歷史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他們是偉人,但是,作為一個人,我們和他們在人格和尊嚴是平等的。他們是地球的兒子,我們也同樣是地球的兒子。
好,別的不多說了,祝你工作進步、生活愉快!
作者:王文忠
下一篇:幼教心得:師愛進萬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長為孩子選擇玩具的標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