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女兒在家里喜歡光腳亂竄,怕她著涼,我追在她身后讓她穿上拖鞋,說了多次,她突然不耐煩地對我說了一句:“媽媽,你好嘮叨!”這句話從一個6歲的孩子嘴里冒出來,讓我著實感到震驚,我嘮叨?
仔細想想,可不!她在客廳里踢球,我跟在她身后說把地板弄臟了;她不好好寫作業,我就說你看樓下的陽陽多聽話;她吃飯浪費糧食,我本想用我的親身經歷教育一下她,“我小的時候哪有你這么好的條件”,她卻堵上了耳朵……
我什么都是為她好,到最后她還不領情?老公幫我分析:你要么是拿人家的孩子來跟女兒比,要么是拿自己的過去跟女兒比,還有就是拿自己的付出跟女兒的“不爭氣”比,顛來倒去的就是這三方面內容。你一張嘴,女兒都能把你要說的背出來,不煩才怪。
也是,這嘮叨來嘮叨去的,結果只會打擊自己家孩子的自信心,給她帶來挫折感,讓她養成聽而不聞的習慣,還會使母女關系變得緊張。
意識到這些以后,我改變了和孩子的談話方式,以后再和孩子說事情的時候,突出一個重點,話挑有分量的講,而且只講一遍,不再對她反反復復地嘮叨個沒完。再有就是在她犯錯的時候,采取既往不咎的辦法,一次犯錯只說一次的事,不搞秋后算賬和算總賬,只就事論事。犯的什么錯就說什么錯,哪次犯的錯就說哪次的錯。
這樣做下來,女兒印象深刻,收效也顯著。(劉增寶)
相關報道:不要失去教育孩子的機會
教育孩子怎樣避免過于嘮叨
孩子的教育時機要利用三點
不當的教育讓孩子放棄尊嚴
理念:教育孩子不能夸過頭
下一篇:嬰幼兒可以看電視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讓孩子的童年不再“恐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