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芭比娃娃,你這個傻瓜……”我聽見摟著芭比娃娃的樂子又在訓人了:“芭比娃娃,你這個蠢貨……”
年初時,我們發現兩歲多的女兒很愛罵人。罵人的語言是清一色的:“你這個傻瓜……你這個蠢貨……你這個傻蛋……”
“別站在小凳子上看電視,當心摔跤……”
阿姨話音剛落,女兒應聲而答:“阿姨,你這個傻瓜……”說著還瞅著我們笑。
“不吃飯,我要叫林羅海醫生過來了。”我拿起了話筒,佯裝打電話。
“你這個壞……”瞧我一臉嚴肅的樣子,她忙把后半句噎住了。
當然,嚴厲訓她時,她會突然靜下來,低下頭慢慢走近我,把頭靠在我懷里,瞬間醞釀好的淚水會奪眶而出。
批評了,她也傷心哭泣了,并未見她收斂一點。
也曾因此把她打哭幾次,仍不見效。
“你這個傻瓜,你這個蠢貨,向它要只木盆也好呀!”這句話最初是《漁夫與金魚的故事》里經我改編了的一句話。那個故事一年前女兒聽了一遍又一遍。講到那兒,每看著我夸張的樣子,她總格格地笑,有時候還要模仿一句。
沒想到就那樣悄悄播下了不文明的種子。
女兒對語言的學習本不愚鈍。所以,接受負面語言自然也是觸類旁通。
而那個“壞”字,卻完全是文惠姐姐的“杰作”?!澳氵@個壞媽媽!”很早以前,她指著我教樂子說過這么一句。后來,樂子便對“壞”字萬分癡迷了。
“你這個壞舅媽!你這個壞阿姨!你這個壞爸爸!你這個壞小姨父!”甚至連阿姨給她泡牛奶,也要見縫插針說一句:“你這個壞阿姨?!?/p>
一天夜里,我突發奇想:既然所有消極的語言都是從我們口中學的,那么,我們為什么不對她說些優雅的呢?
“從現在開始,不管樂樂怎么說大家,我們都必須說這樣一句話:‘你這個好樂樂’……”第二天,我在餐桌上鄭重其事地下令。
一家人都紛紛效仿了。
“阿姨,你這個傻瓜!”“你這個好樂樂!”
“舅舅,你這個笨蛋!”“你這個好樂樂!”
不管樂子怎么出口成“臟”,我們都是笑臉應答:“你這個好樂樂!”
果然,沒幾天,“壞”字在她口中驟減,取而代之的是受人歡迎的“好”字。
“你這個好阿姨!你這個好媽媽!你這個好舅媽……”
所謂的“言傳身教”,大抵如此! 鄭愛芳
下一篇:教授的兒子八歲開始學炒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寫作興趣從拼音開始培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