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怎樣做好單親父母
怎樣才能做一個成功的單親父母呢?這個問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現在這樣的家庭越來越多了。當然,數量最多的是單親媽媽家庭,她們或是離異,或是被拋棄,或是丈夫已去世。但是,近年來一些法院也愿意把監護權判給有能力撫養孩子的爸爸。此外,有數量相對較少但正在不斷增長的女性,選擇獨自撫養或領養孩子,而不需要配偶。
如果我們先想一想雙親家庭中的孩子能從父母那里得到什么,就可以得到有關單親撫養孩子的一些線索。
一般來說,孩子既需要媽媽也需要爸爸,一部分原因是他們從嬰兒時起就和父母在一起,與父母二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依戀,可以看到有多少孩子乞求離婚的父母重新復合。孩子也迫切希望得到其他孩子所擁有的東西,一臺電腦、一種新款娃娃,或是父母雙全。
讓我們回到孤兒院去看看那些被忽視或被拋棄的孩子們,你會發現那些從未見過父母的孩子也會渴望得到父母之愛。他們會在自己的想象中,以及從其他見過或喜歡的各種成人形象中,創造出自己父母的樣子,比如:孤兒院職工,還有來探望其他孩子的父母。這樣的孩子會非常詳細地向你描述他們想象中父母的樣子,告訴你他們怎樣經常來看他,他們帶來多么棒的禮物,他們很快就會把自己從孤兒院接回可愛的家中。
生活在雙親家庭的男孩和女孩通過效仿他們的同性別父母,來學習男人和女人的思維方式、感覺和行為舉止,特別是3~6歲的孩子。男孩會接受他爸爸說話的方式,并被爸爸的興趣所吸引,當他和姐妹們玩“過家家”游戲時他會假裝自己是個爸爸,并一本正經地“在家里”或“在工廠”扮演爸爸的角色,他在自己學習做一個男人、一個負責任的工人、一位丈夫和一位爸爸。
如果不局限于表面現象,你就會看到男孩也在某些方面效仿他的媽媽。我肯定,我成為一名兒科醫生的部分原因是我和媽媽一樣喜歡小寶寶,我很高興給我的弟弟妹妹用奶瓶,為他們換尿布。也有人明智地認為,在某種程度上講,男孩偏向于效仿媽媽會讓他更能理解女孩和女人的感受,包括他未來的妻子。
小男孩與媽媽建立聯結的第二個重要方式,是對媽媽產生一種強烈的“浪漫”依戀,他會在3~4歲的時候宣布長大了要和媽媽結婚!年幼無知的他并不知道這種想法是不妥當的,但是從出生開始他就和媽媽建立了親密依戀的關系,所以,當他3歲左右對浪漫和性產生興趣時,比如在游戲中扮演爸爸媽媽生孩子,他就會很自然地把目標轉向他最熟悉、最喜愛的異性,媽媽就成了他的理想女性;媽媽的體貌特征和情感特征都會對他愛上什么樣的女性、和什么樣的女性結婚有一定影響,而且父母之間的關系也會影響到他的婚姻關系。
女孩最初的情感行為模式是效仿媽媽的,像一個女人、妻子、媽媽和家庭以外的職業女性,但是女孩也和男孩一樣需要一個有愛心、體貼呵護的爸爸,因為女孩將通過對爸爸的某種尊重和認同而在自己的性格中建立起某種品質。比如:也許她下定決心從事爸爸的職業,無論遇到多大的障礙。從更普遍的意義上來說,女孩通過對爸爸的效仿學到一些對異性的洞察力和學習怎樣與異性相處(否則她們可能會發現現實中男性的表現要奇怪和難以理解得多!)。小女孩也會對爸爸產生正常的“浪漫”依戀,特別是在3~6歲年齡段,這對女孩將來建立健康的異性關系也十分重要,不光是指戀人,也包括異性朋友、工作伙伴。
所以,雙親家庭中的男孩女孩是以爸爸媽媽為榜樣來樹立人生的重要理想,這個榜樣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直到現在,我都一直在講,孩子們只是從對自己父母親的效仿和依戀中,學會他們的言行模式并得到人生啟示。原生家庭中的父母當然是最重要的(在離異家庭中親生父母定期打來的電話也很重要),特別是在養成習慣的學前期。但是,在所有家庭中,隨著孩子的成長,了解家庭以外的世界,并開始希望與父母保持獨立,他們就會受到老師、領導和英雄人物的影響,他們也會對這些人產生依戀并效仿他們。
如果與父母相距遙遠或者無法聯系,孩子會本能地把感情轉向一個友好而關心自己的替代者,如祖父母、叔叔、阿姨、堂(表)兄弟姐妹、家庭的朋友、老師或是家庭教師,以滿足他們對缺席父母的需要。孩子不可能去效仿一個不關心自己的人。我的一位同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離家兩年,在一所軍隊醫院工作,我還記得,他4歲的女兒在我到她家出診給她看病時,撲進我的懷里要把我占為己有。
毫無疑問,許多人物傳記也證明了這一點,單親家庭中的孩子也可以成長為具有良好適應能力的、成功的人,因為他們能有辦法適應不在一起生活的父母或父母的替代者。在這種家庭背景下導致成功或失敗的因素是什么呢?(為了便于表達,我會假設孩子主要是與媽媽生活在一起,盡管有一小部分父親現在也被賦予監護權,而媽媽在這種情況下只有探視權。我所說的單親包括這兩種情況。)
我們先來說說這樣一種情況,離婚后的爸爸在探視權允許的范圍內,愉快地承擔起對孩子的責任。特別是如果爸爸能定期來看望孩子,或是通過信件、特殊時刻的禮物和電話等其他方式與他們保持聯系,那么雖然和爸爸不住在一起,孩子也能從爸爸那里得到許多關愛。媽媽保證孩子享受到爸爸的關愛最有效而且相對簡單的方式就是鼓勵孩子和爸爸相見并保持聯系。
最好的安排是父母都享有監護權和撫養責任,孩子可以定期在雙方家里居住很長時間,那么爸爸就不會覺得太被疏遠,但是聯合監護需要父母雙方都具有非常合作的態度。其次最好的安排是媽媽擁有監護權,爸爸擁有經常定期探視的權利。但是,這樣做通常的結果是,爸爸漸漸忽視了他的探視權和其他與孩子聯系的方式,因為他覺得自己對孩子不再有持續的愛的關系,媽媽從不詢問或采納他關于孩子的照料、教育、露營等生活的建議,孩子也不再征求他的意見和許可,他們不再把他當做一個爸爸來對待,奪去了他作為爸爸的感覺。他覺得媽媽利用他探視的機會責備他并懲罰他的小過失(通過限制探視),說他接孩子遲了,或是送回晚了,讓孩子吃垃圾食品了,或是睡得太晚讓孩子感冒了,或者是怪他沒有按時給孩子撫養費。
所以,媽媽的一個重要責任是促進孩子和爸爸之間的聯系,盡量忽略爸爸的錯誤。當爸爸出現在她家里的時候,盡量親切地或者至少是禮貌地對待他,偶爾問一問他的意見和建議(比如:關于孩子參加露營、體檢或看牙醫等問題),為了孩子也要對他好一點,因為這對于保持他對孩子的關心非常重要。
下一篇:巧妙輕松糾正寶寶的惡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延遲滿足法幫助寶寶學自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