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媽媽,這是什么呀?”“為什么?”“大灰狼的尾巴為什么會斷?”近來,女兒什么都要打破砂鍋問到底,說實在,有些問題我實在不知道怎么回答,大多數只能敷衍了事。
我認真地反省,并且找書本、過來人虛心學習,我決定,從做一個“不知道”媽媽開始,陪著寶寶從“種小麥”開始,最終讓她吃上自己做的“饅頭”,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直接把現成的“饅頭”喂到她嘴里。
此后,哪怕是很簡單的問題,我都會蹲下身來,一副認真思考模樣,然后很遺憾地說:“哎呀,媽媽也不知道呀,怎么辦呢?要不然我們來試試看……”還記得,又一次給女兒講烏鴉喝水的故事,女兒對故事中的烏鴉把石子銜進瓶子以后就能喝到水產生了好奇,不明白是為什么。于是,我對她說:“我們來做個實驗吧!”一個裝牛奶的空瓶,一些小珠子,實驗結果很快出來了,女兒開心不已。
我想,我這個“不知道”媽媽,雖然沒有給她標準答案,但我陪著她一起學會尋找正確答案的方法,這個更重要。
回歸自然育兒法:赤腳爬
網友:新月
近年來在發達國家興起了一股育兒“新潮”,即從出生開始就模仿古人的育兒方式,如讓孩子像動物那樣爬行,像祖先那樣“赤腳行走”,與泥沙水石為伴等,并將這種育兒方式稱為“回歸自然”育兒法。
科學發現,讓嬰兒多爬有利于身心健康,并能擴大接觸面和認識范圍,對智力發育也有好處。當孩子用胳膊支撐前身,頭向前伸、雙腿用力向前爬時,腰、背、胸、腹各部位的肌肉收縮力加強,從而結實豐滿。同時,又能使腰部和下身支撐上身的能力增強,為今后站立和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礎。爬行作為一種全身協調動作,對中樞神經可產生良好的刺激,能加快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
研究發現,經常讓孩子赤足行走,增加幼兒在行走中的愉快感,可調節機體許多功能,如增強大腦的靈活度,改善大腦皮質功能,調節內分泌活動。
動物學家認為,各種現代化的玩具不過是讓孩子學會一些“按鈕”動作,對孩子智力發育不利,而讓孩子與泥沙水石為伴,則是一種有利于孩子智力發育的明智選擇。
在玩泥沙水石過程中,孩子可隨自己的意愿用泥沙蓋房子,造宮殿、堆山開河,造得不理想時,還可推翻重來,這有利于培養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同時也鍛煉了動手能力和手的靈活性,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快報記者 袁永紅
下一篇:不近人情的德國早教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四招培養孩子成功的習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