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是這樣教外孫子認字的
我的外孫子銘銘4歲又4個月了,現在已經認識1500多字了,每天只要我從樓下取來報紙,外孫子又成了與我們爭奪報紙的對手,往往因為外孫子與我搶報紙常常使得我不得不選擇他“看完”報紙后的時間去撿“剩”。雖然他看報紙每次都會遇到不認識的字,但是通過已經認識的字,上下串連起來的意思,再加上“猜”,以及有時詢問我(不管我有多忙,他都會固執地讓我必須告訴他),大標題基本上認識得八九不離十。
首先在這里申明:我不是在宣揚培養神童,我的外孫子也不是神童,而是十分好動和淘氣的孩子。有時自由散漫得讓我十分氣惱:老師上課的時候,他可以下位子到處游逛或者與小朋友竊竊私語(他學習“竊”字時學會了“竊竊私語”這個成語);當老師提問題要求小朋友舉手回答時,他往往采取不等老師叫而搶先回答;當睡午覺時他又希望老師能夠經常坐在他的身邊陪著他。為此我和他的父母與老師商量,希望老師與我們配合要嚴格管教他,讓他懂得遵守幼兒園規定的紀律,在家里和外出時也要立規矩,因為這個階段正是給孩子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關鍵期。
北京大學著名的嬰兒心理學孟昭蘭教授認為:“一些心理學家認為對嬰兒進行識字訓練有著對大腦留下記憶痕跡的作用。但是,父母應當本著親切和藹的態度,自然而然的原則去進行,使之變得具有游戲性質,絕不可強求。”
我是如何發現銘銘對認漢字有興趣呢?正如我在前面博文中談述的: 我的上海家做家務的阿姨是個文盲,對于這個還不到30歲的年輕人竟然一字不識,我感到十分惋惜。因此,我給她買了認字卡,讓她跟著我學習認字。每天晚上她工作之余我就教她認識5~10個字。快3歲的銘銘一會兒跑過來看看,一會兒又跑去玩。有一次我拿著卡片問阿姨這是什么字時,還不等阿姨回答,銘銘在一邊看見了馬上說:“姥姥!我知道這是——米。”“姥姥,這是香。這是林。”我吃驚的看著他:“你怎么會的?”“你不是教小張阿姨的嗎,我在一邊學會的!”銘銘自豪的說。
人類的大腦是在不成熟的狀態時出生的,出生后需要繼續發育逐漸成熟。父母的遺傳基因為孩子搭建了大腦的基本框架,但是以后的生活經驗決定了大腦最終的結構。孩子早期的經驗,尤其是生命最初的3年所獲得的經驗將決定大腦的構造,她所經歷的事物越有意義,越具有連貫性和趣味性,大腦就塑造的越精妙,孩子就越聰明。孩子每一個第一次出現,就是潛能的開始,以后每一次的體驗或經歷都會強化大腦內的神經連接,而每一個被強化的連接都將可能成為孩子大腦的永久構建部分,而潛能就會被激活成為孩子的一種特殊能力。正如美國哈佛大學霍華德。加德納教授說:“智力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一種潛在的發展能力;這種潛能不能用肉眼看得到或用某種特定的標準測量出的;這種潛能在特定文化的環境和教育下可能會被激活也可能不會被激活。”我覺得銘銘對認漢字有一種靈性,應該去強化它,可能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聯想到銘銘2歲回北京過春節時,我的朋友送給他一個數字火車玩具。銘銘喜歡的不得了,沒有幾天就火車車廂的排列認識了0、1、2、3這4個數字。阿拉伯數字是抽象的符號,銘銘并不理解數的概念,但是他能夠很短的時間記住(這是機械記憶)這些符號,并且能夠準確的認識它,說明他感興趣的東西還是能記得住的,只不過不理解就是了,但這不妨礙他將每節車廂按順序排列起來(當然他還不懂的排序)。但是對于漢字就不是這種情況了,銘銘2歲5個月通過看圖認字已經將“親子”雜志贈送的寶寶畫冊中的火車、公交車、汽車、救火車的幾個字認識了,因為他對這幾種車最感興趣了。
隨后我又將生活中他最親的人和接觸最多的認的稱謂:媽、爸、姥、奶、爺、姑、姨、叔、弟、妹、哥、姐等字、媽媽、爸爸以及銘銘的名字、生活中接觸的物品、身體各部分的名稱用電腦PPD制作方法做成識字卡片來教他認字。由于和生活情節緊密相連,所以銘銘到3歲時就認識了。
隨后我想怎么樣繼續調動孩子對認漢字的興趣,讓他掌握更多的漢字呢?中國的漢字這么豐富,不像英文字母只有26個,那么應該選擇什么樣的字讓他認,并對認字不反感而且有興趣呢?于是我想到了通過閱讀他最喜歡繪本中的生字來讓他學習認字。有幸我們從小就養成孩子愛看書的好習慣,銘銘最喜歡看書,平常也最喜歡讓我們念書,別看平時特別好說好動,只有兩件事情能夠讓他安靜下來,一件是看書,另一件就是看動畫片(當然每天限制他看的時間啦。)。為此我們給銘銘買的幼兒讀物特別多,每隔一個月左右我都會上當當網或卓越網去挑選和購買一些適合他的讀物,現在他屋里的書架上已經用書籍代替了玩具,圖書架上的圖書幾乎占據了一面墻。只要新書送到家,銘銘就迫不及待的拆包開始看起來。他最先是看畫面,通過畫面來理解書的內容,這是我要求銘銘閱讀必須經歷的程序的。這樣做的結果即訓練了孩子的觀察力,也培養了孩子的想象力和思維力,然后由我和女兒、女婿再給他閱讀,當然閱讀時需要陰陽頓錯、聲情并茂極富感情色彩。碰到銘銘不認識的生字就標記下來,隨后就是我要打印下來教銘銘認識的字。因為生字選自他最喜歡的書籍,由于對于書中的內容反復的閱讀他已經熟知,因此再教他認字就相對比較容易了。當銘銘將一本書的生字全認識后,我讓銘銘再給我念這本書,當銘銘全都順暢的念下來時,鼓勵和夸獎是絕對不能缺少的。對于銘銘來說成就感油然而生,對自己認字充滿了信心。另外,電視中的廣告、街頭巷尾街名、公共汽車站名、公司的標牌都成了銘銘認字的場所。
最近我與幼兒園老師商量,讓銘銘利用班級活動給小朋友來講書,第一次選擇的是:親子雜志贈送的寶寶畫冊——機器人心中的藍鳥。據他班主任錢老師(她是上海新長征突擊手、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系畢業的女老師,我們之間溝通的特別多。)講,銘銘給小朋友念書繪聲繪色、“錯落有致’十分投入,還會在念的過程中給小朋友講解書中的含義而且就書中的內容能適當的提出一些問題讓小朋友回答。當然這些問題都是我們讀這本書曾經問過他的。銘銘講完書后,小朋友都被這本書吸引住,紛紛要求看這本書。銘銘慷慨的答應將書留在班上的小圖書館(他們班老師要求每個孩子帶一本書來,送到班上的圖書館,大家來互相借閱。)里,讓大家輪流看。
銘銘每次認字的時間多選擇在早晨起床洗漱完畢吃完奶后,時間長短不固定,一般每次認字只有10~20分鐘(根據銘銘掌握的情況),然后就是大便時間。所以每天早晨銘銘都是在6點20~25分被叫醒(前一天晚上9點~9點半睡覺),等到7點30分鐘開始吃早飯,8點送幼兒園(他們幼兒園要求8:30~9:30時送幼兒園時間)。
在認字的時候,我通常都擺出10個字卡,由我先念每個字,在念字的過程中,我都要聯系書中的內容,讓他感到這個字并不陌生。然后帶著銘銘念這個字。碰到多音字,我都會將同一個字的不同讀法講給銘銘聽。例如“差”,可以讀成chai也可以讀成cha于是我告訴銘銘“姥姥出差講課去,差在這里就要念成chai,如果出差錯了,在這里就要念cha 。”對于一些字的部首我也要給銘銘解釋清楚,例如最近銘銘學習了“撐”字,我就用手蓋上旁邊部首“扌(俗稱提手)”告訴銘銘去掉部首就是手掌的掌,撐在地上必須要用手掌,所以“撐“字有手掌的掌字和“扌”組成。一般來說只要涉及到手的功能,這個字就多用“扌”做部首。這樣銘銘就能夠更多的理解帶有“扌”的字了。涉及到腳的功能,字中可能就出現足;涉及到水的字,部首就可能有氵;涉及到人的字,部首就可能是亻;涉及到土地的字,字中就可能出現土……如此類推。這樣銘銘就在理解的基礎上能夠認識更多生字了。
對于新字,我要求銘銘給我組詞。例如認“決”字時,銘銘告訴我可以組成“解決”、“決定”、“決心”、“堅決”這樣又促進了銘銘的發散思維,擴大了詞匯量,同時書面語言獲得了發展。對于一些可以組成成語的字,我也將相關的成語講給他聽。就像前面講的竊竊私語,就是我在教銘銘認識“竊”時講的。當時銘銘問我什么是竊竊私語,我告訴他就是兩個人小聲說話不讓別人聽見的意思。隨后我就演示了在銘銘耳邊小聲說話,告訴他這就叫“竊竊私語”。銘銘又學會了應用“竊竊私語”這個成語。平時閱讀的書籍中有不少成語故事,如揠苗助長、雞鳴狗盜、畫蛇添足、熟能生巧、葉公好龍、畫龍點睛等等。
我每次都做100多個字卡(100多個生字),每頁紙有6個生字(407字號),打印后用切紙刀切成長方形字卡。第一天學習生字、第二天復習一遍,直至銘銘熟練的掌握了這幾個生字后,再開始認生字……如此反復。當全部字卡認識完后,再用兩天時間將這100多個字卡全部復習一遍以鞏固記憶。當然中間有時因為我有事或者其它特殊原因也有停頓幾天的情況,或者銘銘不好好認字而延長時間的,不過基本上的規律是這樣的。
由于銘銘認的字比較多,往往有時我已經記不得他認識的字,經常費力打出了他已經認識的字,因此每次在電腦中做完字卡后,我都讓銘銘再看一遍是不是有他認識的字(這也是幫助銘銘再復習一遍)。記得有一次我辛辛苦苦地做了200多個字卡,讓銘銘看看是否有他認識的字,結果被銘銘一查,其中60多個字是他認識的因而刪掉了幻燈片。后來我長了教訓,凡是被銘銘查出認識的字,我不再刪除幻燈片,而是刪字并保留字號,這樣以后再寫新字就省事多了。
對于字型相近的字,我盡量給他找出原來認識的字卡來進行對比,讓銘銘通過觀察找出不同,更加深了對字的認識,不容易認錯。
從一年多來教銘銘認漢字的實踐,我體會到銘銘到快4歲時認字的速度明顯加快,而且對生字的含義更容易理解了。
當然每次銘銘認生字的注意力也不是完全集中的,經常我將生字排列好,他卻將字卡擺成貨車模樣,還自言自語道:這是車廂,這是車頭、這是車尾……,于是我就事論事問:請問銘銘,“車頭”念╳;車廂念╳;后背箱念╳字,將認字成為一種游戲來進行。也有時遇到銘銘手腳不老實,一會兒摸摸這兒,一會兒動動哪兒,眼睛東看西瞧,因此還要不斷將銘銘的注意力拉回到認字上來。采用的辦法就是劃分獎勵的辦法。
不過對于學習寫字我沒有進行,我認為孩子手指骨發育還不成熟,手指的功能需要繼續完善,目前還不適于學習寫字,不過銘銘現在進行連線和涂色已經完成的不錯了。
孩子的教育需要循序漸進,需要在寓教育樂中進行,為孩子的一生打下堅實的基礎是我的心愿,愿銘銘茁壯成長。我已經將獨生的女兒培養成哈佛生,至今她事業有成。真的希望在我有生之年盡最大的努力幫助女兒和女婿再培養出一個哈佛生!
再次聲明,我絕非“王婆賣瓜,自賣自夸”,主要是將我的育兒經驗介紹給年輕的爸爸媽媽,愿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張思萊
下一篇:學習英文字母flash動畫:排列字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跟“燕子媽媽”學育兒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