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別以為只有背書的時候,記憶力才排上用場,事實上自寶寶出生后,記憶力就在發展了!記憶力不僅是認知學習的基礎,也和孩子的動作發展密切相關。如欲讓孩子記憶力隨著年齡逐步提升,家長的教養態度及方式絕對是關鍵,當然了,配合簡單有趣的小游戲,更可以事半功倍喔!
由“記憶力”看孩子成長~
簡單來說,記憶力就是大腦儲存和提取一些“資料”的能力。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的大腦隨時在接收各式各樣的訊息,當腦中有訊息進來之后,它會先被放在某一個“槽”里,而它有可能用一用就不見了,或在動機配合策略之下,進入到長期記憶里面,因此記憶力又可說是一個訊息處理的歷程。
記憶力通常可分為不同類型來探討,而大家最耳熱能詳的莫過于長期記憶、短期記憶之說:
短期記憶
指訊息進來后,人沒有強烈的動機要將它變成一個長期記憶,但在接收到訊息的最初,可經由不斷復誦等方式,將它留在短期記憶槽,不過可能過沒多久就會忘記了。
長期記憶
在動機、學習策略的配合下,將訊息儲存在長期記憶槽,在日后仍可提存使用。而一般要進入到真正的學習,及將這些訊息轉為自己腦中的“知識”,靠得便是長期記憶。
影響訊息轉為長期記憶或短期記憶的關鍵,即在于人的注意力、動機和學習策略。不過有些事件因和生活關連性很高、比較特殊新奇,亦有可能在你不自覺的情況下,跑到長期記憶里面去。反之,如果材料非常枯燥,那么就需要更強的動機和策略了。
記憶力好壞差在哪?
記憶力對嬰幼兒而言,堪稱為認知、動作、情緒等各項學習里最基礎的部分。唯有足夠的記憶力,舉凡接受到的訊息、已具備的技巧及能力,才有辦法呈現出來,如果永遠學過就忘,能力如何保存及提升?
記憶力和認知學習的關連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而在動作發展,它亦扮演重要角色。配合動作發展的同時,孩子也會記憶如何運用身體、動作程序先后等,故小朋友學會走路之后,他活動時就不用刻意去想下一步該怎么做,因為這項動作能力已經深深存在他腦海里啰!
0~3歲記憶力發展概況
配合年齡及各方面發展,孩子的記憶力也跟著在逐步提升。一般而言,嬰幼兒記憶力發展約可分成以下幾個階段,家長在照顧孩子的同時,別忘了留意他是否有按照正常的里程進步喔!
0歲
觀察指標示例:除了對新舊物品的反應不同外,之后孩子也會記住共同生活者的臉孔,因此6個月時看到陌生人,可能會感到不安、怕生。
寶寶自出生起,記憶力就逐漸在發展當中了。有研究指出,常給小寶寶看一樣物品,待他看久習慣了之后反應會日漸平淡,可是一旦你改拿新的東西,孩子又會表現出高度的興趣。這便代表他記住了舊物品,看到新物品才會出現不同的反應,“喜新厭舊”其實是孩子成長中的必然現象呢!
1~3歲
觀察指標示例:
1.語言方面,1歲會出現疊音的復誦,家長可觀察孩子疊音學習是否有困難,之后配合語言發展觀察。
2.1歲過后的孩子也會有簡單的物體恒存概念了,可在他眼前將物品藏起來,看他會不會去找出來。
3.模仿大人動作,如到某個地方拿東西或把柜子打開等等。
通常在3歲以前,孩子的記憶力都很短,由于他們這時語言能力未臻完善,大部分的記憶能力都以視覺為主,再搭配一點語音的察覺。1歲歲開始發展語言,該階段大多都在學習一些語匯的記憶,如他看到一張椅子,而家長告訴他這是什么,他會學習將視覺和語音的記憶連結,其它包括模仿大人的動作等。而語言、動作的記憶學習,在未來幾年都會一直存在,l歲半以后他會進入短句子的學習,動作的技巧也會越來越純熟,這都是記憶力發展的表現。
上一頁123下一頁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