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劉女士最近有點犯難,為了讓兩歲孩子能從小就在“精英”環境中浸染,參加了一個價格不菲的早教班。
該班堪稱“豪華”:每節課學費超過200元,課室裝修精美,每節課一休息就會有工人及時消毒地板……“想挑‘精英班’只能從價格高低來判斷。”劉女士考慮,“讀得起應該都是高素質人群吧,這樣孩子從小跟高層次家庭的孩子交往,家長也可以拓寬社交圈。”
上了一次課之后,事實和想像的不太一樣:“可能家長心態一樣,交了這么多錢,都想得到最好的效果,游戲環節使勁把孩子往前推,甚至‘親自’把其他孩子擠到一邊;老師職業化地上完課就走了,感覺像一場高檔但冷漠的交易。”
劉女士的想法并不孤立。廣州市某幼兒園園長告訴記者,有學生家長送孩子去學高爾夫球,一些高爾夫俱樂部會開設針對不同年齡段的青少年培訓班、俱樂部,甚至幼兒班,這些家長大多可稱“精英”———年收入百萬元以上,以出國工作的高知、高素質精英和一些私營企業主居多。
一位女兒從小學開始學高爾夫球的家長認為,讓孩子從小學打高爾夫球,不僅可以培養貴族氣質,還可擴大交際圈子,學打高爾夫的孩子都很優秀,在這樣的精英群體中活動,對人際交往也有幫助。
在“圈子教育”的心態下,家長從早教班就開始“擇”,進入幼兒園、小學、中學更是“愈擇愈烈”。不少民辦教育機構也看準家長的這種需求,某招生廣告直接打出:“孩子們在這里組合起人生的第一個精英社交圈。”
幼教專家認為,家長渴望把孩子培養成社會最高端階層的優秀人才,心情可以理解,但家長應該首先尊重孩子意愿,不要盲目虛榮。如果孩子錯誤地認為打高爾夫、懂馬術、玩皮劃艇等,就是受人尊重、令人羨慕的社會“精英”,從而產生互相攀比的心理,很可能成為孩子身心發展健康的負擔。
廣州市東方紅幼兒園園長王致青認為,刻意地為孩子選擇教育環境有利有弊:當孩子顯現某些天賦或興趣愛好時,對孩子進行針對性教育有利于發揮特長;但如果孩子在舒適甚至豪華的環境中一帆風順地成長,抗挫折能力必定相對較弱;人是復雜的、多側面的,讓孩子從小接觸各式各樣的小伙伴有利于他們適應未來的社會生活。如果一味地要求孩子交友純而又純,只能接觸和認可某一類人,而不了解、適應社會群體的復雜,對將來毫無益處。由于欠缺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品質,甚至會遇到更大的困難。
反觀文章開頭的那位劉女士,她最終在社區辦的普通早教班找到了滿意的感覺:“家長心態都比較輕松,不會你爭我搶,孩子不斷結識新朋友,玩著學效果挺好。” 本報記者 王倩
下一篇:讓老游戲玩出新的花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巧用壓歲錢 教孩子理財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