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昨天我看到新浪網首頁刊登了揚子江報10月30日的一篇報道:【近段時間,無錫市兒童醫院兒??谱兊酶裢饷β?,原來近段時間,來測智商的學生明顯增多。原來是一些老師要求班級里的差生來做“智商測試”,家長們反映多是由于孩子成績差拖了班級的后腿,影響了班級的成績。昨日,記者獲悉,針對少數中小學教師因為學生學習成績差,要求家長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智商測試”的做法。無錫市教育局和市政府督導室聯合下發通知,嚴禁對中小學生進行“智商測試”,兩部門將開展專項督查,對存在此類錯誤做法的學校和老師,在各類評優評先中“一票否決】
其實這些現象不只是在無錫存在,在其他一些地方同樣也存在。一些學校的老師當某個孩子經??荚嚨某煽儾焕硐霑r,他也會動員家長去給孩子進行智商的測定,一旦孩子測定的智商比較低時,老師就會向領導匯報,以示這個學生的考試成績不能計算到全班的成績中,這樣老師教學考評成績就會上升,不會影響老師的評比、晉升。
針對測試出來的不同結果對家長來說反應就很大了。每個家長都十分關心自己孩子的智力發展的情況,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健康。當得知自己的孩子智商超過120就十分高興,如果自己的孩子智商80以下就會垂頭喪氣,甚至怨天怨地、將不愉快的心情發泄到孩子身上。這種情緒很快就影響到了孩子。雖然智商測定的結果讓老師高興、家長憂愁,但是老師和家長卻完全忽略了被智商測定的主體——孩子。沒有一個人能夠站在孩子角度去考慮他們的感受。
為此,我們需要進一步了解智商測定。
我國目前采用的智力測驗的方法有兩種:
篩查法:
是一種比較簡單的、快速的、經濟的方法??梢栽诙痰臅r間內篩查出在生長發育或智力方面有問題的孩子,目前多用:
丹佛發育篩查量表(簡稱DDST),測試包括孩子的個人—社會適應、精細動作—適應性、語言和大運動等四方面,適應于0~6歲的孩子。
格賽爾發育診斷量表(簡稱GDDS),測試包括:動作、順應、言語和社會應答。適用于4周~3歲的孩子。
貝利嬰兒發育量表(BSID),包括智能量表、運動量表和嬰兒行為記錄表。適用于2月~30月的孩子。
以上篩查測試如果不合格或可疑,需要做進一步診斷性評定。
智力測驗:
圖片詞匯測驗(適用于4~8歲)、智力測驗40項(7~12歲)、幼兒韋氏智能量表、學齡韋氏智能量表、繪人試驗(適用于4~12歲)……。 目前采取的智商(IQ)測定主要以下幾個方面:語言、數字、圖象和操作。實際上孩子的智能遠遠不能用這幾方面來概括。更何況智能測定要受很多條件的限制和影響的:首先測定智商的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正規的培訓,智商測定環境要求安靜、舒適,甚至對光線、室內設備、溫度、濕度等都有嚴格的規定。此外,測評人員說話的速度、聲調、眼神等都可能對孩子產生影響。孩子當時的情緒、態度、以往的生活經驗都影響測試的結果。因此,智商測定絕不是任何人在任何環境條件下都可以隨便進行的。 臨床判斷如下:
1、IQ值大于140的是天才。
2、在120-140之間的智力非常優秀
3、在110-120之間的智力優秀
4、在90-110之間的智力平常(大多數人)
5、80-90之間的智力偏低
6、而70-80之間的智力有些缺陷
7、最后小于70的屬于低能
對于一些醫學上的原因需要做智力測定的孩子,家長也應該明白:做智力檢查不是看自己的孩子聰明否,而是看孩子智力發展和智力結構的狀況如何。這樣我們才能知道孩子在智力發展和結構方面出現的問題,才能早期對孩子進行有目的幫助,促進兒童智力發展。
一些家長和教育工作者不能正確對待孩子智商測試的結果。這個階段的孩子也不能正確認識自我,而是以外人的評價來評價自己。如對于智商高的孩子,家長、教師就會認為他聰明,而孩子也會認為自己天生就是聰明,因此不會好好學習;而對于一些智商低的孩子,家長、教師可能會認為孩子愚笨而灰心喪氣。豈不知老師和家長這樣做的結果嚴重的打擊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得孩子對自己產生了懷疑,對自己喪失信心,也認為自己確實智力低下,從而自暴自棄,一撅不起,遏制了孩子的智力發展;自卑感將會跟隨孩子一生。
1983年哈佛大學研究生院的教授霍華德·加德納認為智力是“在一種文化環境中個體處理信息的生理和心理潛能,這種潛能可以被文化環境激活以解決實際問題和創造該文化所珍視的產品”同時他還提出“智力并不是可以用肉眼看到或可以用某種特定標準計量的東西,而是潛能,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潛在發展能力。智力的這種潛能可能會被激活,也可能不會被激活,而這種潛能能否被激活有賴于特定文化下的環境和教育?!彼€認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我們應該更寬泛的看待“智力”這一概念,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著聰明之處,也都具有在某些領域成才的能力,沒有人是全能也沒有人是無能?!?同時他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類有多種智能: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知智能、自然認知智能等八種智能。加德納教授同時還進一步解釋如何認識多元智能:
第一:多元智能中八種智能彼此獨立,一種智能很好,另一種卻可能很差,很少有人能樣樣具備;
第二:每個人先天的智能組合不同,比如有些人在語文和音樂方面很強,但是社交卻特別差。所以要通過評估找出每一個人的最佳智能組合;
第三:每一種智能都有一定的年齡關鍵期,過了關鍵期要去發展就很難。比如說音樂要在小時候培養,過了年齡要去學習就很難。但是屬于空間智能的繪畫,不論年紀多大都可以學習開發;
第四:每一個人除了要找出自己的智能組合外,還要找出學習型態的組合。比如說語言文字智能強的人,可以使用背誦的方式來記憶。但是對于身體運動智能強而語言文字智能弱的人,他可能無法靜下來背書,而使用帶動唱的方式來背誦比較有效;
第五:多元智能理論的評價不是為了對兒童進行排隊,也不僅僅是為了發現小天才,而是旨在發現每個兒童的智能潛力和特點,識別并培養他們區別于他人的智能和興趣,幫助他們去實現富有個性特色的發展,為他們提供一條建立自我價值感的有效途徑。
因此用同一個標準來評定人的智力是極其錯誤的,一個智商的測定不能代表一個孩子的各個方面的發展及才智。
其實孩子的智商也不是永久不變的。最近,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19日報道:“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在2004年時對12歲到16歲間的一些學生進行了IQ測試,測試得分約在77到135分之間。四年之后,這些學生的得分總體提升到了87到143分,但個人的變化情況各有不同。不僅僅是筆試成績有明顯的變化,腦部掃描也顯示,那些得分提高了的學生腦部出現了更多的灰質(灰質是一種神經組織,是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測驗表明,那些早期在學校表現并不突出的孩子未來仍有可能成為佼佼者?!奔拥录{教授也指出:孩子的智力組合也是可以變化的,要善于發現自己孩子的光輝點。除了先天遺傳的因素外,后天的教育也很重要。
每個孩子智力發展的速度不一樣,智力結構不一樣。如果家長對智力測驗沒有正確的認識,我建議不要查,否則帶來的副作用是很大的。
對于具有一些影響大腦發育的高危因素的孩子應該進行早期監測,以便早期發現,及時干預,促進孩子智力發展。如果你的孩子沒有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危因素,就沒有進行智力檢查的必要。 文/張思萊
下一篇:來自其他男孩兒的認可教育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讓孩子學會接受變化教育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