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最近一段時間,“H7N9”當仁不讓地成為最觸動百姓神經的新聞熱點。公眾關注健康、關注疫情,屬情理之中,但如何保持科學的心態面對可能襲來的疫情,反映了社會心理的成熟度。事實上,由于恐慌產生的“心靈病毒”,要比身體上的病毒傳播速度更快、范圍更廣。從醫學上講,在平和的心態下,人體能夠把各方面的抵抗力、免疫力有效地調動起來,形成對抗細菌、病毒的屏障。故此,專家們指出,應對H7N9,公眾首先要接種“心理疫苗”。
了解多些
H7N9是禽流感的一種亞型
據中國疾控中心專家介紹,流感病毒可分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據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為1-16種亞型,根據病毒神經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為1-9種亞型,HA不同亞型可以與NA的不同亞型相互組合,形成不同的流感病毒。
而禽類(特別是水禽)是所有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種亞型。所有人類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類流感,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類流感。禽流感病毒中,H5、H7、H9可以傳染給人,其中H5為高致病性。
中國疾控中心專家表示,既往確認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 H7N2、H7N3、H7N7、H5N2、H10N7。
H7N9亞型流感病毒既往僅在禽間發現,在荷蘭、日本及美國等地曾發生過禽間暴發疫情,但未發現過人的感染情況。目前尚未證實該病毒具有人傳人的能力。
1996年~2009年間,荷蘭、意大利、加拿大、美國和英國曾報道人感染甲型H7流感病例,病毒亞型分別為H7N2、H7N3和H7N7。此前,我國從未發現過H7亞型流感病毒感染病例。
專家指出
H7N9多年前已在禽類檢出
德國萊比錫圣喬治醫院傳染病專家伯恩哈德·魯夫表示,眼下沒有證據表明H7N9型禽流感病毒可人際傳播,因此不太可能發生流感大流行,民眾無需過度緊張。
魯夫說,H7N9型禽流感病毒并不是一種新型病毒,多年前就已在禽類體內檢出。科學界長期認為,這種病毒與H5N1型禽流感類似,一般不會傳染人類。人類除非大量吸入病毒,才可能感染。
雖然中國H7N9型禽流感感染病例在上升,但魯夫依然認為,發生禽流感大流行的可能性不大。他說,病毒的“人際傳播”才是傳染病或流感大流行的前提。
魯夫解釋說,人類流感病毒表面有著特殊蛋白,這種蛋白可使病毒附著在人類的口腔和鼻黏膜上,即上呼吸道,當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時,數以十億計的流感病毒會通過空氣傳播,感染他人。一傳十,十傳百,這就是流感的傳染機制。而H7N9型禽流感病毒沒有這種蛋白,這種病毒僅能扎根于人們的肺部,很難通過咳嗽等途徑傳染他人。
H7N9型禽流感病毒理論上可出現人際傳播的變種,但魯夫認為可能性不大,因為出現這一變種的前提是H7N9型禽流感病毒與人類流感病毒雜交,而“迄今還未發現哪種禽流感可人際傳播”。按照他的說法,在亞洲傳播至少十年的H5N1型禽流感也沒能做到這一點。因此,H7N9型禽流感出現大流行的“可能性極小”。
應對H7N9
最需要接種“心理疫苗”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近日表示,目前正在啟動H7N9禽流感疫苗制備工作,從發現病原體到生產出疫苗最短周期要6-8個月。面對H7N9禽流感突襲,等待抗病疫苗的同時,公眾應首先接種“心理疫苗”。
恐慌源于未知,而由于恐慌產生的“心靈病毒”要比身體上的病毒傳播速度更快、范圍更廣,造成的社會不良影響更大。“非典”時搶醋和板藍根,日本地震后搶鹽,百姓普遍的心理是:實際疫情會不會比官方說的更嚴重?現在不買進,萬一后面漲價脫銷怎么辦?
這次國家衛生計生委明確表示:將堅持“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的防控方針,同時承諾,將做到“疫情信息公開透明,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此外,南京等一些城市已發布“禁漲令”,禁止防控期內相關藥品的漲價行為。
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政府對疫情披露的速度和態度是否能適應新媒體環境下受眾心理的需求,關系到政府為公眾接種的“心理疫苗”的有效性。河上漂浮的死豬、小區地面上的死麻雀,一張圖片可以瞬間被數以萬計的網民看見并轉發,每一種公眾的聯想都會被網絡放大,能否以更加理性和求實的態度及時回應,和公眾坦誠平等地互動,考驗著執政者的智慧。
有一個社會心理學公式:流言的強度=事情的重要性×情況的模糊程度。只有當一個個“未知”轉化成“已知”,“未知”的恐慌才不會進一步發酵。政府主導,公民互助,讓真實、有效的信息抵達每個人心中,這劑“心理疫苗”就能在疫情中發揮它獨特的威力。
下一篇:九歲男孩大便出血竟是先天小腸分叉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抽動癥患兒為什么會發出聲音?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