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10歲男孩浩浩幾個月前因受涼后出現咽痛、發熱等感冒癥狀,父母給他吃了些感冒藥后癥狀有所緩解。但在感冒后的第3天,浩浩早晨起床時覺得頸痛,并出現歪脖子的現象,媽媽以為他是落枕所致,沒當回事。數天后,浩浩的感冒逐漸好了,但脖子卻一直沒好,且越來越歪,媽媽趕緊將他送到當地醫院檢查,最終確診其為嚴重的“寰樞關節脫位”。但由于錯過了早期治療的最佳時機,只能手術。
呼吸道炎癥影響少兒寰樞關節
浩浩的媽媽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她自己也有過歪脖子的經歷,但過些天就自然好了,為什么孩子歪脖子還得動手術?對此,接診醫生解釋道,人體與頭顱相連的第一節頸椎稱為寰椎,第二節稱為樞椎,它們之間的關節十分靈活,頸部50%的旋轉活動由它們完成。然而,靈活的關節通常不穩定。如果關節周圍的韌帶斷裂或松弛,寰樞關節便會不穩定,甚至出現不同程度的脫位。
臨床上,寰樞關節不同程度的脫位現象多見于兒童及青少年。這是因為他們尚處在身體發育階段,韌帶強度比成年人差,關節囊也較容易松弛。在出現上呼吸道感染時,少兒的寰樞關節周圍韌帶較平時更易出現松弛,這是由于上頸椎前方緊貼咽后壁,上呼吸道感染時咽后壁的炎癥可影響到寰樞椎的關節囊及周圍韌帶,使關節囊發生炎癥,局部充血、韌帶松弛。
這時若加上睡姿不良或頭部轉動過于用力等外因,寰樞關節就很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脫位。另外,一些輕微的外傷,如上體育課時前滾翻姿勢不當,或是頭部受外力撞擊致頸部韌帶拉傷也易造成其脫位。
早期中西醫結合治療更有效
要預防少兒寰樞關節脫位,最重要的是及時治療各種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炎癥,防止寰樞周圍的組織出現繼發性的感染。對于體質差、頸脖細的瘦弱兒,家長更要加強護理,在其患病期間督促其不做劇烈的游戲,避免頭部轉動時用力過猛。一旦出現疑似“落枕”的癥狀,切莫盲目自行推拿或用力幫孩子“掰脖子”,以免加重其脫位程度。
正確的做法是,應立即帶孩子到醫院檢查,如確診脫位,一定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治療。一般早發現早治療預后都很好。
兒童寰樞關節脫位在早期的治療方面,中西醫結合效果尤為明顯,可在服用抗生素及時控制好炎癥的基礎上,結合中醫牽引、手法復位、中藥外敷等方法,使關節及時復位,逐漸穩定在正常位置。如果寰樞關節不能復位,不僅會引起頸痛、活動受限,部分患者甚至還有癱瘓的風險。為了防止更嚴重的后果,需做手術才能解決問題。錢偉
下一篇:孩子意外骨折時醫生教你怎么做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成績波動大或患多動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