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做手術,要麻醉,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但是,一直以來都有麻醉會或多或少影響智力的說法,這是真的嗎?另外,手術前,護士常常會提前一天叮囑不要進食喝水,這又是為什么?“全麻”是否比“半麻”危險?打完麻醉,麻醉師是不是就可以“下班”了?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采訪了蘇北醫院麻醉醫師蔡永紅。
什么是“全麻”,什么是“半麻”?
蔡永紅答:麻醉,根據對全身的影響分為全身麻醉和部位麻醉,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全麻”和“半麻”。
全身麻醉指使用靜脈或吸入全身麻醉藥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使病人意識消失、全身無痛、記憶力暫時可逆性消失的一種麻醉方式。常需要輔助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等操作。一般情況是安全和舒適的。可適用于絕大部分手術。
部位麻醉包括椎管內麻醉、神經阻滯麻醉和局部麻醉。最常用的椎管內麻醉,也被俗稱為“半麻”,包括硬膜外麻醉和蛛網膜下腔阻滯(腰麻)。
“半麻”需要在患者背部脊椎間隙穿刺,在患者能配合穿刺體位,輔助局麻的情況下,患者一般也不會感覺痛苦和太多不適。但半麻時患者可能保持清醒,手術醫師的操作、手術間里的機械聲音等常使患者感覺恐懼和不適,麻醉醫師可以根據患者病情及手術需要輔助鎮靜劑讓患者安靜入睡,所以大多數患者也能感覺安全和舒適。
“半麻”適用于大多數下肢和下腹部手術。但是也有一些情況下不能使用“半麻”,如患者凝血功能異常時、不能配合體位等。
全身麻醉會對智力有影響嗎?
蔡永紅答:現代麻醉采用的全身麻醉藥均為對人體影響極小、作用可逆的藥物,手術后可經人體代謝完全排出,每年世界范圍內有數百萬人次使用全身麻醉進行手術。實踐證明,在專業人士的正確使用下,全身麻醉藥不會對智力有任何的影響。
全身麻醉是否比半身麻醉危險?
蔡永紅答:全身麻醉會抑制心肺功能,影響正常生理,必須在做好完善準備與監測工作下使用。然而,對不適宜進行半麻的病人,實施全麻相對而言就比較安全。
手術前為什么不能吃飯、喝水?
蔡永紅答:很多病人和家屬對于手術前不能吃飯、喝水,表示不理解,甚至有的人認為在手術前要吃得飽飽的,才能更好地“耐受手術”。因此,有時由于病人不聽醫師的勸告,或忘了護士囑咐,而在手術前吃東西,不得不停止這次手術,擇期另做。
那么,為何手術前不能喝水進食呢?這主要是因為一些麻醉藥物會減弱人體正常的保護性反射。例如,肺對胃內容物有保護性咳嗽反射,防止它們進入肺內,但是麻醉以后,這些反射消失了。而胃酸對肺的刺激非常大,一旦進入肺內常引發吸入性肺炎,可導致呼吸衰竭,影響生命。
如果進食或大量飲水后進行麻醉手術,則胃內容還沒有消化進入腸道即可反嘔出來,不僅會影響手術的正常進行,還可能造成嚴重的并發癥,威脅病人的生命安全。
手術前從什么時候開始不能吃飯、喝水呢?這取決于手術的部位、種類、大小及病人的年齡等。一般的外科手術,術前8小時都應禁止飲食,4-6小時開始禁止飲水。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奶類食物不屬于飲料,而屬于固體食物。對于小兒患者,常規術前8小時禁止飲食(包括奶類食物),4小時開始禁止飲水,至于具體的禁食注意事項還應嚴格遵照醫囑。
麻醉醫師是不是打一針就完事了?
蔡永紅答:麻醉絕不僅僅是“打一針”這么簡單。麻醉醫師要全面負責患者從進入到離開手術室期間的生命體征監測;合理選擇麻醉方法和藥物;運用多種方法和藥物控制麻醉深度,維持生命體征平穩,為手術提供安全、無痛、肌肉松弛狀態;在手術結束時又要使患者安全舒適地清醒過來;必要時為患者提供術后鎮痛,讓患者在術后也不會感覺到強烈疼痛。
此外,麻醉醫師還肩負有危重病人的治療和搶救、心肺腦復蘇、疼痛治療等多種處理和救治病人的責任。記者 蘇揚
下一篇:瘦高孩子尿血,警惕胡桃夾綜合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每個媽媽都需要了解扁桃體手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