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16歲的女孩阿娟(化名)現在是安徽省某縣初三學生,前幾天,她突然感到頭痛,全身還不由自主地抖動,兩條腿抖得厲害,每隔一會就發作一次。發病的時候,阿娟也不愿喝水。連續的發作讓父母擔心不已,“阿娟在五年前被狗咬傷過,不會是得了狂犬病吧?”當地醫院的醫生也考慮到這一點,況且當時阿娟被咬傷之后,也沒有注射狂犬疫苗,考慮到不能排除狂犬病,就建議阿娟從當地醫院轉到南京市第二醫院。
南京市第二醫院的專家發現,阿娟并沒有興奮多語、恐風怕水等狂犬病的癥狀,可進食、入睡,肢體也無麻木感、蟻走感。經過密切觀察診斷,最后還是排除了狂犬病。
既然不是狂犬病,那阿娟怎么會出現這些奇怪的癥狀呢?南京市第二醫院的專家分析,阿娟是初三學生,學業壓力較大,入院后所疑的“狂犬病”癥狀逐漸緩解,從她的這些表現和她的心理壓力來看,阿娟所患的應該是“狂犬病癔癥”。果然,經過對癥治療及心理疏導,阿娟的癥狀緩解。
該院副主任醫師魏洪霞介紹,阿娟是近期收治的第2例有明確狗咬傷史后出現“癔癥”的年輕女性。“狂犬病癔癥”是由狂犬病事件作用于癔病個體引起的一種少見的精神障礙,病人可有一些符合狂犬病特點的“癥狀”或自我感受,但查不出神經系統相應的器質性損害和因此而產生的癥狀,客觀檢查也無異常發現,癥狀常受精神因素特別是受其他人談及狂犬病的癥狀和體征及再次看見咬他的動物出現等影響。所以,出現狂犬病“癥狀”者不一定就是狂犬病患者。
下一篇:如何判斷良性甲狀腺瘤惡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為啥幼兒園寶寶患上尿頻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