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兒童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是自限性疾病,不經治療病變后也能愈合,但可能留下不同程度的畸形和關節活動障礙
一提起股骨頭壞死,不少人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坐在輪椅上行動不便的老人家,根本就想不到平時朝氣蓬勃、活蹦亂跳的小孩子也可能受到這種病痛的威脅。但事實上,經常喜歡劇烈跑、蹦、跳的孩子,在大量爆發性的蹦跳運動過程中,髖部很有可能受到外傷,有的甚至使血管受損,導致股骨頭血液供應部分中斷甚至完全中斷,股骨頭骨骺最終因缺血而壞死。
案例
男孩常腿痛 查出骨壞死
6歲的杰仔半年前開始腿疼,按摩過后,休息一陣子就沒事了。一開始,家里人都以為是小男孩太調皮,爬高爬低蹦蹦跳跳玩過頭了,不往心里去。后來,起了疑心的媽媽堅持要帶孩子去看醫生,到醫院一檢查,結果居然顯示杰仔患上了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這可把一家人嚇壞了。經常腰酸腿疼、有點“久病成醫”的奶奶用權威的口吻提醒杰仔的爸爸媽媽:“股骨頭壞死很嚴重的,弄不好還得換骨頭,說不定還會癱瘓。可這種病都是成年人才容易得的,杰仔這么小怎么也會得這種病啊?”
心急的父母再次找到醫生,可醫生告訴他們:“小孩子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跟成人的股骨頭壞死不一樣,沒老人家想象的那么嚴重。但確實也得抓緊治療,以免變成長短腿,影響以后的正常發育。”
4~9歲好動男孩易發病
“兒童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發生一般比較隱蔽,孩子通常開始訴說膝關節部位疼痛,跑步和行走過多時疼痛會加重,但休息后疼痛癥狀可以緩解。” 曾意榮教授解釋說,股骨頭壞死的孩子經常先出現膝部疼痛,主要是因為髖關節周圍組織受損,令到供應股骨頭的血管也受“牽連”,造成局部血運不足,影響閉孔神經,從而引起膝部疼痛。
目前,醫學界對兒童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真正病因目前尚不明確,一般認為是由于孩子的髖關節周圍組織受損,導致血管也受損,使股骨頭得不到充分的營養而發生骨骺缺血性壞死。此類患兒約80%是在4~9歲的年齡段發病,多為單側發病,雙側病變一般占12%左右,男女比例約為4:1。
為什么大部分兒童在4~9歲時發病呢?這是因為兒童在8歲之前,股骨頭的血供主要由一條血管提供,臨床上稱之為外骺動脈。處于這個階段的兒童大都活力十足較好動,尤其是男孩子,喜歡跑、蹦、跳,如果運動量過大,特別是在激烈的、爆發性的蹦跳過程中使髖部受到外傷,就可能出現血管受損,導致股骨頭血液供應部分中斷甚至完全中斷,股骨頭骨骺最終因缺血而壞死。
孩子腿痛需細辨病因
“好在兒童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與成人股骨頭壞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疾病。”曾意榮指出,前者是一種可治愈的自限性疾病,其自然病程一般在2~4年。也就是說,如果沒發現,不經治療,病變后也能愈合,但可能留下不同程度的畸形和關節活動障礙。
“但發現孩子在生長過程中膝部疼痛也不要太緊張,并不見得都是股骨頭出了問題。”曾意榮分析說,除了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孩子腿痛還有以下多種可能性:
生長痛:孩子的腿經常在夜間痛得明顯,但隔天就沒事了。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療,在發作時只需減少活動多休息,并對局部進行按摩或熱敷就能緩解癥狀。
一過性滑膜炎:炎癥如果及時發現,進行理療并合理休息,一般半個月到一個月左右可自愈。但也有一小部分患兒發展成股骨頭壞死,因此建議定期復查。
骨折:孩子一般有明顯的外傷史,受傷局部的外觀有發腫甚至彎曲、成角等變化。
防治
小兒忌劇烈跑跳
曾意榮稱,活潑好動本來就是少兒的天性,讓小孩子成天乖乖地呆著不運動也不利于身體的發育成長。不過,專家建議,家長在幫助孩子選擇運動類型時還是要多留個心眼,少玩那些需要激烈地、爆發性地跑、蹦、跳的運動,如蹦床之類的,而可多游泳、騎車、打打球,同樣也能達到鍛煉的目的。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留心,如果發現孩子持續地出現膝部疼痛甚至跛行,而膝關節卻查不出異常,那就要考慮是否出現股骨頭壞死了。曾意榮建議,這時應通過CT、核磁共振等檢查其髖關節。
只要盡早診斷和治療,就能盡早消除影響股骨頭骨骺發育的不利因素,防治或減輕股骨頭出現繼發畸形及髖關節骨性關節炎,使壞死的股骨頭能順利地完成其自我修復過程。
而對于晚期的病兒,如果出現股骨頭脫位,就需要手術治療(骨盆截骨術),效果仍不錯。不過,部分晚期病兒經手術后,仍可能遺留下肢短縮的問題,行走時會出現跛行。因此,早發現早治療才尤為關鍵。(文/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方寧、張秋霞)
醫學指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關節科副主任曾意榮教授
下一篇:防治“多動”離不開家庭和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六大“成人病”威脅孩子健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