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母乳喂養二三事
燕子出生三天的時候,才開始享受到她成長過程中唯一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母乳。在待產的最后階段,已經從諸多已生人士那里取得“真經”,所以,雖初為人母,卻也認為母乳喂養是輕車熟路。殊不知,“真經”未必遇“真佛”!何況,家家戶戶添新丁,戶戶家家丁不同!
最初,想當然地覺得吃奶就是噙著乳頭吸吮,結果,噙著吃了沒幾天,小小的乳頭就已經被咬得四分五裂、慘不忍睹、疼痛難忍了!此時方覺問題大了、方式錯了,于是就趁她特別餓,嘴巴張開最大的時候猛地把頭兒送進去,讓乳房充滿她的小嘴兒,在嘴里形成了奶瓶的形狀。結果這一招還真好使,很快就恢復了。
不知為何,我們最初竟然都忽略了——母乳喂養的同時,還要給孩子喝水!直到燕子出生第24天,面部黃疸比較嚴重,醫生檢查之后一語中的——喝水量太小! 此時又覺問題大了、方式錯了,于是,從兒童醫院回來,就開始大量喂水,黃疸通過尿液逐漸排出,當然很快就退去了。
受人真傳:躺著喂,不會落下腰疼的月子病。于是,躺了一月有余。結果,孩子35天吃滿月酒,姑姑發現燕子的兩邊臉蛋兒有點兒小偏,這才想起忘記時常更換位置了。此時再覺問題大了、方式錯了,于是馬不停蹄,時時、事事、處處都不忘糾正,發現及時著實讓人感到慶幸,險些釀成偏臉兒的遺憾。
初為人母的我們總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母乳喂養學問大,多學有益!同時我們不僅要取“真經”,還要做“真佛”!還要針對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制定合理的喂養計劃,以求少走彎路。總之,母乳喂養中,不宜太急,易嗆;不宜太慢,易急;不宜太飽,易吐;不宜太餓,易躁!必須不斷摸索,方能循序進步!文/燕子媽媽
下一篇:究竟產后該如何正確催奶?營養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母乳喂養的常見小“誤會”營養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