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春節長假,全悶在家里,實在有些虛度春天的大好時光。無論是安排個長途旅行,還是找個近地小住個一兩天,或者干脆在城里的公園感受一下明媚的陽光,都是個不錯的節日安排。但凡是出門在外,就不比在家來得方便,有個頭疼腦熱、風吹日曬就難免使身體異樣,影響了游玩的好心情。所以事先對可能的意外做足準備,省得半途措手不及。
坐長途車
長時間乘車要多活動
如果外出坐長途車,要適度地打開車窗,以保持車內空氣新鮮,這樣人就不會出現頭痛、頭暈等不適感。
其次,乘車時不要總是坐著,應常變換體位,或站一會兒或抬高下肢坐一會兒,也可用手從上往下進行下肢按摩,幫助血液回流,以預防旅行者水腫。對于暈車的人,在開車前半小時,就應服用暈車藥。在乘車過程中要盡量減少頭部活動,可將頭靠在座椅背上,閉目養神,避免看窗外移動的景物。一旦出現惡心、嘔吐、全身冷汗、面色蒼白等癥狀時,應仰臥,用冷毛巾敷前額。在乘坐長途汽車前,應該保證睡眠,防止過度勞累。常暈車者在乘車前可服乘暈寧,成人每次25毫克,小兒酌減,以防暈車反應。或者跟司機商量可坐汽車的前部,以減輕顛簸,并將頭稍后仰靠在固定位置上,閉目,以減輕頭部震動和眼睛視物飛逝而引起頭暈加重。
特別提示:如果嘔吐,可服嗎丁啉或胃復安等。精神緊張時可服鎮靜藥,如安定等。
自駕游
自駕游時注意防曬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圣路易斯大學醫學院最新的科學研究表明,長期白天開車的司機比普通人患皮膚癌的幾率要高得多。該項研究的結果顯示,如果司機白天駕駛時間過長,頭部、頸部、胳膊和手上的皮膚會因為經常受到太陽光中紫外線的輻射而導致癌變。
據參與研究的醫學專家透露,統計數據表明,男性患皮膚癌的幾率明顯要比女性高,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男性駕車的時間要比女性長得多,而女性由于愛美的天性,她們比男性更重視防曬。
特別提醒:為了降低患皮膚癌的幾率,開車時應養成搖起擋風玻璃的習慣,這樣至少能過濾掉一部分UV-A光線的輻射;另外,長年涂抹一些防曬霜也是有一定功效的。
坐飛機
坐飛機事先預防不適
很多人在春節的時候都選擇搭乘飛機回家過年。實際上,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搭飛機的。根據醫學研究,孕婦、老年人、小孩其實都不太適合搭乘飛機;不過,專家指出,懷孕36周以內的孕婦,其實只要經過醫師評估,還是可以搭乘飛機。但是,應定時做腿部運動,活絡血液循環,同時系好安全帶。
老年人,若沒有心血管疾病,例如高血壓、心臟病者,當然可以搭飛機旅行;但是,患有上述疾病卻不得不搭乘飛機時,專家認為,可以試著爬一層樓臺階看看,若沒有出現任何不適的狀況時,應該就無妨;但仍應該請醫師評估,同時請教如何克服時差問題,以方便調整用藥時程。
此外,近期內曾動過手術的人,例如眼球手術,或者患有出血性胃潰瘍、中耳炎者,也不適宜搭乘飛機。專家指出,這是因為動過手術后,患部的復原程度不一,最好避免搭乘飛機以防萬一;而中耳炎患者容易暈機,所以也不適宜搭乘飛機。至于術后幾時才能搭乘,則需要醫師評估。
事實上,除了上述情況,一般人搭乘飛機也有可能發生不適的情形,例如,口干舌燥、皮膚脫水、腳部腫脹、眼睛干澀、腸胃不適、耳朵疼痛、暈機嘔吐等;這些其實不但有法可解,還可事先預防。由于飛機的座艙氣壓比地面略低,同時氧氣較少、濃度不高,因此容易使人流失水分,造成口干舌燥、皮膚干燥等情形,但只要經常適量地喝水,應能避免這種癥狀。至于眼睛干澀,可以在醫師同意下用人工淚液來滋潤;值得注意的是,長程旅行最好不要戴隱形眼鏡。
為了補充水分必須多喝水,但是水喝多了,可能會造成腿部水腫;據了解,由于長時間無法伸展,腿部容易因壓力、水分關系而腫脹,因此,適時做腿部的伸展運動就有其必要,而一有尿意便去排解也相當重要;千萬不要因為廁所遙遠,或怕打擾鄰座乘客而憋尿。
特別提醒:為了避免腸胃不適,除了隨身攜帶藥品外,最好避免食用豆類、纖維、啤酒等容易脹氣的食品;如有腹瀉等情形,最好避免繼續進食,以免癥狀惡化。若因為壓力關系有耳朵不適的情形,可以試著吞口水、嚼口香糖的方式去“疏通”耳咽管,應能讓鼓氣的中耳解放。如果有暈機的問題,可以事先服用暈機藥,降低中樞的敏感度;其實,根據醫學研究,這類癥狀可以靠自我訓練去克服,例如增加搭機次數,在安全許可下定時做些肢體、伸展運動,應該可以避免暈機。
坐火車
坐火車要注意換“氣”
由于火車提速后無法開窗通風,途中應利用列車到站的空隙下車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多做擴胸運動和深呼吸。乘客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不要在車上吸煙和隨地吐痰,如需吐痰,用紙巾包好,然后再棄置,這些小小的舉動會大大減少細菌在空氣中的傳播。
常言說,病從口入,尤其是在火車上,衛生條件本來就比較差,加上長時間處在這種環境中,人體免疫力會相對減低。所以,在這個時候,人更容易鬧腸胃病。如果稍不注意衛生,腹瀉肚痛會隨即侵襲人們。旅途中,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千萬不要亂吃東西,尤其是不要買那些站臺上小商小販兜售的所謂土特產和沒有包裝的熟食。此外,在火車上也不能暴飲暴食。車廂內的拉手、椅背扶手、車窗等部位經過多次觸摸后,隱藏著無數肉眼看不到的細菌和病毒,因此在途中更應該注意衛生。不能沒有洗手就拿東西吃,如果想圖方便又干凈,可以在出發前自備濕紙巾和干糧,若途中想要購買食品,要注意食品的保質期和生產日期,并盡量在較正規的地方購買,盡量使用一次性杯子和碗筷。
此外,在擁擠的火車上,人很難活動,所以就會產生束縛感和壓迫感。有了這種感覺,人就會產生反壓迫的應激狀態表現出來,就是“心情不好、暴躁”。由于人和人不一樣,所以壞情緒給每個人造成的影響都不一樣。有的人可以自己克制壞情緒,有的人卻不能,甚至造成短暫的精神分裂、精神失常或者產生幻覺。所以,旅途中別忘了疏導自己的情緒。在擠車之前,要有一個心理準備,這樣在擠車的時候反倒會覺得好受些。
特別提醒:在乘車的過程中,還可以通過打牌、聊天和看書等方式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盡量不去想旅途的枯燥和疲憊。雖然是在寒冷的冬天,旅途中最好還是帶上一些清涼油或者風油精。如果覺得憋得慌或者情緒煩躁,可以往太陽穴上抹一點或放在鼻子下聞一聞,讓自己鎮定下來。
【相關鏈接】
出門在外急病急救方法
出門在外,由于疲勞、環境變化等原因而容易發生急病。專家提醒大家遇到急病發作,應正確急救以爭取時間。
1.暈倒昏厥:千萬不可隨搬動患者,應首先觀察其心跳和呼吸是否正常。若心跳、呼吸正常,可輕拍患者并大聲呼喚使其清醒。如患者無反應則說明情況比較嚴重,應使其頭部偏向一側并稍放低,取后仰頭姿勢,然后采取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的方法進行急救。
2.心源性哮喘:奔波勞累,可能會誘發或加重旅游者的心源性哮喘。病人首先應采取半臥位,并用布帶輪流扎緊患者四肢中的三肢,每隔5分鐘1次,這樣可減少進入心臟的血流量,減輕心臟的負擔。
3.心絞痛:有心絞痛病史的患者,出外游玩應隨身攜帶急救藥品。如遇到有人發生心絞痛,先不可搬動患者,要迅速給予硝酸甘油讓其含于舌下。
4.膽絞痛:旅游途中若攝入過多的高脂肪和高蛋白飲食,容易誘發急性膽絞痛。患者發病后應靜臥于床,并用熱水袋在其右上腹熱敷,也可用拇指壓迫刺激足三里穴位,以緩解疼痛。
5.胰腺炎:有些人在旅游時由于暴飲暴食而誘發胰腺炎。發病后患者應嚴格禁止飲水和飲食。可用拇指或食指壓迫足三里、合谷等穴位,以緩解疼痛,減輕病情并及時送醫院救治。
6.急性腸胃炎:旅游中由于食物或飲水不潔,極易引起各種急性胃腸道疾病。如出現嘔吐、腹瀉和劇烈腹痛等癥狀,可將大蒜拍碎服下。
信報記者 侯娟
下一篇:“雜食”比素食更科學營養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女性缺葉酸易患宮頸癌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