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去年業績創歷史新高
分類: 最新資訊
育兒詞典
編輯 : 育兒知識
發布 : 03-29
閱讀 :190
3月28日晚,中芯國際發布2022年年度報告。與一個多月前發布季報時相比,公司對產業趨勢的預判并無明顯變化,維持今年上半年行業處于周期底部的判斷。 中芯國際表示,半導體產業的國際環境正在經歷新一輪的變化,全球供應鏈呈現區域化趨勢。公司針對當前行業共同面臨的困境,積極尋求與產業鏈上下游的多元化合作,加大差異化工藝技術開發及優化力度。 資產結構穩健 2022年,中芯國際實現營業收入495.16億元,同比增長39%;歸母凈利潤為121.33億元,同比增長13%;毛利率增長38%,同比增加9個百分點,均創歷史新高。公司資產結構穩健,截至年末,資產總額為3051億元,較年初增長33%,資產負債率為34%。 分季度來看,中芯國際2022年四個季度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18.54億元、127.38億元、131.71億元和117.53億元,呈現行業景氣度前高后低走勢。 集成電路晶圓代工行業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中芯國際2022年研發投入為49.53億元,同比增長20.2%。“公司員工已經超過2萬人,其中工程師超過1萬人,專職研發人員超過2000人,應該說這幾年公司人才儲備是比較充足的。從去年情況來看,公司人才流失率低于行業水平,也是公司近幾年來最低的人才流失率水平。”中芯國際董事長高永崗在2022年第四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 截至2022年底,中芯國際預付款項余額為7.20億元,較期初增長160.7%;存貨余額達到133.13億元,較期初增長75.1%,主要原因均為生產備貨。另外,公司期末合同負債余額高達138.98億元,較期初增長108.4%。 中芯國際表示,2022年,全球集成電路產業進入階段性增速放緩,此前緊缺的半導體產能已顯現松動。同時,全球產業鏈協同發展的趨勢進一步受阻,集成電路產業在地化發展的重要性持續凸顯。總體來看,伴隨全球晶圓代工產能總量持續增長,在地的產業鏈協同、運營成本控制、技術競爭力和研發資源分配將成為全球晶圓代工行業未來發展的關注重點。 客戶信心些許回升 展望2023年,中芯國際表示,智能手機和消費電子行業回暖需要時間,工業領域相對穩健,汽車電子行業增量需求僅可以部分抵消手機和消費電子疲弱的負面影響。今年上半年,行業周期尚在底部,外部不確定因素帶來的影響依然復雜。雖然下半年可見度仍然不高,但公司已感受到客戶信心的些許回升,新產品流片的儲備相對飽滿。 基于外部環境相對穩定的前提下,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中芯國際預計2023年全年營收同比降幅為低十位數,毛利率在20%左右;折舊同比增長超兩成,資本開支與同期相比大致持平;到年底月產能增量與上一年相近。 中芯國際聯合首席執行官趙海軍此前在2022年第四季度業績說明會表示,在持續高投入過程中,毛利率將承受高折舊壓力,這是產業規律。公司會始終以持續盈利為目標,努力把握產能擴建節奏,保證一定的毛利率水平。 同時,公司今年的資本開支將主要用于成熟產能擴產,以及新廠基建。公司將穩步推進四個成熟12英寸工廠產能建設。由于全球各區域都啟動了在地建設晶圓廠的計劃,所以主要設備的供應鏈依然緊張,預計到年底月產能增量與上一年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