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新生報到日,學校迎來了一位帶著未婚夫而來的女生,報到順便跟學校請產假,說要回去生孩子。這樣的“孕婦學生”能不能收?后來,領導們一致同意,克服困難,收下這名新生。隨后,學校聯(lián)系學生當?shù)孛裾约皯艏块T落實情況后,批準了這名新生的產假請求。
報到當天,女生不是準備開始學習生涯,而是需要開啟“生子時光”。這樣的事情的確有點奇葩。說其奇葩,是因為在傳統(tǒng)觀念里,學生就是上學的,不是生孩子的。
但是,仔細想想奇葩嗎?也不奇葩,生孩子是成年女性的權利,這位女生已經成年,應該擁有生孩子的權利。至于說是先生孩子還是先上學,決定權應該交給其本人。
當然,這位要開啟“生子時光”的女生不是一點問題都沒有。比如說,她還處在未婚階段,并沒有領取結婚證,從法律上來說,生孩子是違法的。但是,可以換一種思路來看這個問題:假如說,這位要生孩子的女生已經合法結婚了,我們的學校是不是能接納她?是不是能坦然面對“懷孕學生”?其結果必然是否定的。能夠接收“懷孕學生”的院校會寥寥無幾,甚至是壓根就不可能。除非是另外一種情況:成人高考、單位委培。在正常的高考環(huán)節(jié),似乎是一個禁區(qū)。
為何會有這樣的禁區(qū)?這主要還是受到了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在我們的教育部門看來,不是什么人都有資格上大學的。有這樣幾種情況:其一,有犯罪污點的人一般不會被接收;其二,超齡人員難以接收;其三,婚后人員不愿接收。這其實是一種比較陳舊的教育觀念。
我們需要厘清一個問題:學校是干啥的?答案其實很簡單,學校是傳授知識的地方,學校的存在就是為了讓更多人掌握更多知識。學校傳播知識才是第一位的。筆者以為,對于學校而言,不應該設置上學的條條框框,只要人家愿意學習,無論是什么身份,都要做到盡量滿足。懷孕女生也有學習的權利,種地農民也有學習的權利,賣魚商販也有學習的權利。只要他們愿意,應該創(chuàng)造寬松的上學路徑,讓他們走進課堂。
事實是,這些群體除了成人教育這個途徑可以求學之外,通過高考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上大學基本上是此路不通的。這其實已經讓教育偏移了航道。在“上學求進”的大船上,我們應該能做到接納所有群體。當所有有上大學愿望的人,都能在大學課堂上實現(xiàn)知識積累的時候,你說對于社會的進步而言,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接納了“孕婦學生”,這是一個新的開始。問題是,假如這所學校不是普通的院校,而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這樣的院校,他們會有這樣的破例之舉的魄力嗎?
學校是傳播知識的地方,不應有其他。收下“孕婦學生”恰恰是教育本位的漂亮回歸。郭元鵬 (媒體工作者)
下一篇:懷孕期間丈夫如何緩解欲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90后懷孕六個月已婚男友失蹤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