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孕婦本身由于生理機能的變化容易貧血,而貧血的婦女如懷孕,貧血癥狀往往加重。孕婦貧血本身易發生感染、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此外由于血液攜氧能力降低,可使胎盤缺氧,由于胎盤的血、氧供應不足,影響胎兒生長發育,以及出生后的神經行為以及智力水平,即使能夠足月妊娠,孩子生下來也會個子小、重量輕、智力差等情況,而且因嬰兒體內鐵貯備不足,往往出生后不久便會出現貧血現象,嚴重者可引起胎盤絨毛發生退行性變、出血壞死、梗塞而導致胎兒宮內室息,甚至還可引起早產或死產。因此,預防孕期貧血是非常重要的。
臨床上常見的孕婦貧血為缺鐵性貧血和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孕婦發生缺鐵性貧血比較緩慢,而發生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則較急,且以消化道癥狀為主。孕婦貧血患病率與孕期關系密切。孕婦妊娠13周后,尤其28周后要增加鐵劑的補充,矯治貧血。鐵是制造血紅蛋白的主要原料。在一般情況下,成年男性每天約需鐵1毫克,生育期婦女每天需鐵1.5-2毫克,妊娠和哺乳期需鐵量更多。我國推薦孕婦每日鐵的供給量為28毫克,為了達到這個標準,孕婦應多吃含鐵豐富的食品。在懷孕早期,每天應至少攝入15~20毫克鐵;懷孕晚期,每天應攝入20~30毫克鐵。
富含鐵質且可作食療使用的中藥材有:人參、黃芪、白術、當歸、阿膠、何首烏、熟地黃、鹿茸、海參等,多數食物中含有少量鐵質。食品中含鐵量最高的是海帶、發菜、紫菜、木耳、香菇、豬肝或其他動物肝臟、動物的血,其次為肉類(尤其是紅色瘦肉)、魚類、豆類、莧菜、菠菜。如餐后適當吃些水果,因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果酸,能促進鐵的吸收。而餐后飲用濃茶,則因鐵與茶中的鞣酸結合生成沉淀,影響鐵的吸收。
除改善營養外,口服鐵劑也是十分重要的。常用鐵劑有硫酸亞鐵、葡萄糖酸亞鐵、富馬酸亞鐵及健脾生血顆粒等。警告:鐵劑也不是越多越好,孕婦在用藥物治療貧血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葉酸和維生素B12也是造血必不可少的物質。新鮮的綠色蔬菜、水果、瓜類、豆類及肉食動物內臟中含有豐富的上述元素,但經高溫烹調后,可使50%以上的葉酸和10—30%的維生素B12遭到破壞。因此,生活中既要注意飲食多樣化,又要講究烹飪技術,盡量避免過度蒸煮食物。
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WHO)向各國推薦使用傳統的中國鐵鍋。用鐵鍋做出的飯菜其鐵元素含量要比用不銹鋼或其他金屬制成的飲具做出的飯菜高出5倍以上。WHO的專家介紹,鐵鍋對防治缺鐵性貧血有很好的輔助作用。此外,還可以避免因化學物質過量而導致的健康隱患。
下一篇:什么原因可引起晚期流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孕期皮膚瘙癢應高度重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