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怎樣定期進行產前檢查
孕婦的身體在孕期會發生一系列變化,而且妊娠過程中還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合并癥,如先兆早產、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前置胎盤、胎兒發育遲緩、胎位異常等。因此,只有定期連續的檢查,才能隨時了解胎兒在宮內的生長發育情況以及孕婦的身體狀況,以便盡早發現異常,及時治療和糾正。所以,孕婦一定要按醫生的要求定期進行產前檢查。一般情況下,懷孕12周內檢查一次,以后每4周檢查一次,懷孕28周后每2周檢查一次,懷孕36周后每周檢查一次至住院待產。整個妊娠期大約需檢查13次。若為高危妊娠,則應根據醫生的建議相應增加檢查次數。
為什么要測量骨盆
分娩時胎兒通過的通道稱為“產道”。其中子宮頸和陰道、外陰部,由于是肌層組成的柔軟部分,所以分娩時有相應的伸縮性,但是骨盆是硬骨頭,沒有伸縮性。由此可見,骨盆的大小對分娩有很大影響。測量骨盆可以估計骨盆腔的大小,預測分娩時足月胎兒能否順利通過。一般來說,高大的女性,骨盆也大,胎兒也較大;瘦小的女性,骨盆也小,胎兒也較小。但也不能一概而論,也會有個別特殊的情況。骨盆是產道的重要部分,常稱為“硬產道”。
分娩的快慢、是否順利,都與骨盆的形狀和大小有密切關系。骨盆形態雖正常,但徑線短,也可能發生難產現象;相反,骨盆即使異常,但徑線長,分娩也不一定有困難。所以在分娩前對骨盆進行詳細檢查是很重要的。一般在第一次產前檢查時醫生就會測量骨盆的各徑線,在孕婦記錄卡上記錄以便查考。
下一篇:哪些女性適于接受孕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圍產期保健牽系胎兒的發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