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人們常說,牙痛不是病,疼起真要命。對于重點保護中的孕媽咪而言,孕期生了牙病,不管疼與不疼都不是一件小事。“拔牙,洗牙,用藥消炎不慎,都可能會傷到胎兒。”市一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孟志兵提醒各位孕媽咪。所以,孕前看牙、治牙非常有必要。
媽咪經歷
懷孕后,牙齦出血 智齒發炎
孕媽咪劉芳懷孕兩個多月了,這兩天,她的智齒好端端的突然發炎了。“疼死了!”劉芳捂著腫得挺高的嘴巴告訴記者。因為牙齒發炎,劉芳不能正常吃飯。“別說吃飯了,就連喝口水都痛得受不了。”到了醫院,醫生檢查出來就是智齒發炎,但是又不敢用藥。
無獨有偶,孟志兵給記者講了去年遇到的一則病例。“也是個剛懷孕的準媽媽,牙齦發炎直至出血,那個血出得一口一口的,真的很嚇人。”孟志兵在檢查后發現,那個孕婦是因為有牙結石,在懷孕敏感期時,出現牙出血。在與病人及家屬再三斟酌后,“硬著頭皮做了一個表層的潔牙,才有效緩解牙出血的癥狀。”所幸,病人生產后,孩子很健康。
醫生糾結
用不用藥 都傷腦筋
“每次遇到來看牙的孕婦,我們醫生總是很糾結。能不能用藥,用什么藥都是傷腦筋的事。”孟志兵無奈地表示,“孕婦的特殊情況,不能刺激,不能用藥,特別是在孕早期和孕晚期時。前三個月易流產,后三個月易流產。”
孟志兵說,女性在懷孕后,體內的雌性激素水平明顯上升,尤其是黃體酮水平上升很高,會使牙齦中血管增生,血管的通透性增強,牙齦、口腔黏膜容易發炎,這被稱作“妊娠期牙齦炎”。
研究證實,懷孕前未患牙齦炎的女性,其懷孕后患“妊娠期牙齦炎”的比例和嚴重程度均大大降低;而在孕前就患有牙齦炎或牙周炎的女性,懷孕后炎癥會更加嚴重,牙齦會出現增生、腫脹,出血顯著,個別人牙齦還會增生至腫瘤狀,稱為“妊娠期牙齦瘤”,極容易出血,嚴重時還會妨礙進食。
另外,患者牙周袋中細菌毒性增加,對牙周骨組織的破壞也加重,往往引起多顆牙齒的松動脫落。如果是中、重度的牙周炎,孕婦生出早產兒和低體重兒的幾率也會大大增加。
孕期提醒
孕檢別忽略口腔檢查
“孕前應該進行牙齦炎和牙周炎的檢查和系統治療。”孟志兵說,“智齒發炎、牙齦出血都是可以在之前處理好的。”孕前牙檢主要包括對牙周病、齲齒、冠周炎、殘根、殘冠等情況的檢查。檢查后要依據檢查結果清洗牙齒,祛除結石、菌斑及色素等有害物質,對有病變的牙齒及時做補牙、拔牙等針對性治療。
孟志兵說,把這些牙病處理好了,等到懷孕時,就不會出現各種口腔疾病。“比如母親患有蛀牙,生出的小寶寶患蛀牙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所以,懷孕以前治愈蛀牙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小寶寶都有好處。”
【媽咪收藏】
孕期牙齒保健注意啥?
對于孕媽咪而言,孕前除了要細細檢查外,孕中更要注意保持牙齒衛生,并進行必要的保健。“懷孕后,孕婦常常要多餐、多飲,而且還要吃一些酸性的或甜性的食品,再加上孕吐,很容易造成對牙齒的傷害。”孟志兵說。
孕婦要養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吐后漱口的習慣。
孕婦刷牙時要選用刷頭小、刷毛柔軟的保健牙刷,避免造成牙齦出血。此外,孕婦還要定期使用牙線清潔。
選擇牙膏時,應根據自身情況,如果有齲齒應選擇含氟牙膏;如果牙齒有出血水腫癥狀,不妨選用有消炎止血作用的牙膏。
孕婦還應盡量減少甜食和零食攝入量,以避免齲齒。牙齦出血時,可多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做做上下叩齒的動作,既增強牙齒堅固性,又能增加唾液分泌,起到殺菌潔齒的功效。
為了預防牙齒松動,保障牙齒正常生長代謝,孕婦可以多吃一些含鈣和維生素比較豐富的魚蝦類食品。
【特別提醒】
孕前牙檢,準爸也要做
專家認為,如果能在孕前對牙齒進行一番檢查,發現有潛在致病因素就及時防治,會更加令人放心。遺憾的是,對孕前牙檢,很多人都相當陌生,不少媽媽迷茫地說:“孕前牙檢?沒聽說過啊?都查什么?有啥好處啊?我懷孕前沒做過。”
那么,什么是孕前牙檢,又該檢查哪些內容呢?
孕前牙檢主要包括對牙周病、齲齒、冠周炎、殘根、殘冠等情況的檢查。檢查后要依據檢查結果清洗牙齒,祛除結石、菌斑及色素等有害物質,對有病變的牙齒及時做補牙、拔牙等針對性治療。
此外,牙檢不僅僅限于準媽媽,準爸爸也要有這個意識。因為人體是一個完整的系統,一個器官的病變必將影響到其他器官,如果準爸爸患有牙周炎,也必將影響到精子質量,所以準爸爸也要未雨綢繆,早做檢查。■記者 張慶萍
下一篇:懷孕了如何選用防輻射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孕8周想辦法緩解孕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