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PART1 孕早期出血(孕1-3個月)
真相1:流產
當流產發生時,胚胎與子宮壁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分離,導致分離面的血管破裂,就會造成陰道出血癥狀。孕早期出血是流產的先兆,不一定真的會發生流產。出血時間發生越晚發生流產的風險久越小。
揭秘真相 :
當母體激素分泌異常、子宮先天發育異常、胚胎發育異常這些情況出現,或者孕媽媽存在免疫系統問題、病毒感染,或患有慢性疾病(如:肝臟、腎臟病及血液疾病)時都會導致流產;此外,如果太過操勞、心理壓力過大、性生活太劇烈、外力撞擊、飲食不當等,也會因影響激素分泌而導致子宮收縮而引發流產。醫學研究顯示孕早期自然流產率為15%~20%。
孕期出血的幾種情況以及注意事項 大概有1/4的孕媽媽會在孕早期有不同程度的陰道出血現象。90%以上的人可以安然渡過孕初期出血這一關,成功地繼續妊娠。因此,一旦發生出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聽從醫囑,如果不需要藥物保胎,則要放松心情,多休息,不行房,重保暖,忌吃辛辣生冷,多吃富含營養和纖維素的食物。
如果不能保胎成功,也不必難過。因為醫學研究顯示,孕早期的流產多是胚胎本身的異常導致,是一種自然淘汰現象。
真相2:宮外孕
宮外孕的早期表現也是陰道少量出血,同時伴有小腹疼痛且日漸加重。所謂宮外孕是指受精卵著床在子宮以外的地方,這種情況發生的幾率大約是2%,而其中95%的宮外孕都是發生在輸卵管。
揭秘真相:
由于輸卵管的管壁非常薄,無法供給胚胎足夠的營養,而且逐漸發育的受精卵使輸卵管壁膨脹,會導致管壁破裂。出血時間可早在停經4周,也可以在懷孕7~8周,甚至更晚時發生。隨著胚胎的發育,宮外孕的孕婦腹痛會變得越來越重或因腹內大量出血而出現休克而危及生命。曾經有過盆腔發炎衣、原體感染、盆腔粘連病史的人以及做過宮腔手術或做過輸卵管手術、曾發生宮外孕的孕媽媽,都是宮外孕的高發人群。
孕期出血的幾種情況以及注意事項 在出現停經并有陰道出血比月經量少時,或停經4周以上,小腹疼痛日漸加重時,應盡早確定是否懷孕。如果確認懷孕,應盡早去醫院檢查。
醫生會通過血化驗以及B超來判斷是否有宮外孕可能。如果停經5周以上并且血化驗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500IU以上時,超聲波檢查仍未能發現子宮內有胚胎的跡象,就很有可能是宮外孕。根據宮外孕胎囊的大小和血液指標,醫生可以幫你做出適當的處理,如藥物治療或者手術治療。
真相3:葡萄胎
孕早期的另一種較少見的出血性疾病是葡萄胎。它來源于胚胎或胎盤的滋養葉細胞。發生率大約是5‰因為滋養葉細胞變性,導致末端絨毛組織水泡樣變性,水泡間相連成串,狀以葡萄,所以被稱為“葡萄胎”。
揭秘真相:
葡萄胎可以是完全性葡萄胎,也可以是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是胎盤絨毛全部受累,沒有正常胎兒發育;部分性葡萄胎是部分胎盤絨毛組織發生才泡樣變性,宮腔內有存活或已死亡的胚胎。這種情況,一般出血發生比較晚,到了懷孕2-3個月時出現陰道持續的或間歇性的“見紅”,妊娠反應非常嚴重。
孕媽媽年齡小于20歲或高于40歲,營養不均衡,比如食物中在缺乏胡蘿卜素和動物性脂肪、有過流產后史、曾有葡萄胎史、有煙酒等不良嗜好都是導致葡萄胎的高危因素。
孕期出血的幾種情況以及注意事項 確認懷孕并出現陰道出血時,應該去醫院就醫,通過超聲波和抽血檢測來診斷是否是葡萄胎。一旦確診,可以用子宮內真空吸引術把葡萄胎清除,并通過病理檢查吸出的組織,來判斷葡萄胎是否有惡變的可能。
術后連續追蹤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數值變化。如果—切正常,術后2~4周恢復到正常水平。之后還需要每個月復查一次HCG,直至隨續半年均正常為止。在追蹤期間必須嚴格避孕,治愈兩年后才可計劃不孕。如果HCG數值下降不理想,或者病理檢查為是惡性葡萄胎,就要考慮用化學藥物治療。
真相4:婦科疾病
陰道疾病和宮頸疾病也可能造成孕中期出血。陰道疾病包括陰道炎、陰道腫瘤等;宮頸疾病包括息肉、急性宮頸炎、子宮肌瘤和宮頸癌。
揭秘真相:
由于沒有什么癥狀,所以很多想要寶寶的女性不太注意,沒有做孕前的身體檢查,直到懷孕后,由于激素變化盆腔組織充血導致陰道出血,但是通常出血量小。
孕期出血的幾種情況以及注意事項 準備懷孕一定要去醫院做孕前檢查。如果發現不孕后陰道反復出血,孕前也沒有做過婦科檢查,就要警惕有婦科腫瘤的風險,及時做相應檢查。如果孕前查出子宮息肉,應該立即摘除,因為孕期不能做摘除手術的。但好在子宮息肉并不影響胎兒發育,所以孕媽媽需要多注意衛生,預防感染,注意休息和保胎,產后再行處理。也有一些產婦,在生產時子宮息肉會隨胎兒起排出體外。
PART2:孕中晚期出血(孕20周-分娩)
真相5:前置胎盤
前置胎盤是孕中晚期出血原因之一。前置胎盤的發生率約為1%。前置胎盤是指胎盤B附著于子宮的部位過低,甚至遮住了宮頸內口。
揭秘真相:
根據胎盤與宮頸內口的距離分4種情況:完全性前置胎盤(胎盤組織完全覆蓋宮頸內口);部分性前置胎盤(胎盤組織部分覆蓋宮頸內口);邊緣性前置胎盤(胎盤組織的邊緣達宮頸內口);低置胎盤(胎盤組織距離宮頸內口的距離小于2厘米)。一般通過B超在孕28~31周時診斷。孕媽媽如果年齡超過35歲的話,再加上合并有子宮畸形、子宮肌瘤、子宮疤痕、多次宮腔手術等,發生胎盤前置的概率就會增多。
孕期出血的幾種情況以及注意事項 孕20周B超時如果發現胎盤邊緣與宮頸內口距離小于2厘米,應在28~30周做B超檢查確診。前置胎盤的孕媽媽一定要杜絕房事,不要做增加腹壓的動作,比如下蹲、搬重物,同時要多吃蔬菜和水果以及粗纖維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如果出現反復出血或大量出血,盡早去醫院檢查和接受相應治療。
真相6:早產
孕晚期出血伴有陣發性小腹疼,就可能是分娩要發生了,如果在37周前分娩,我們稱之為早產
揭秘真相:
正常情侶下,子宮會在孕中期開始出現不定期無痛性收縮(又稱假性宮縮)的情況,這很正常。但是如果在懷孕晚期37周以前子宮收縮頻率增加,下腹有強烈的下墜感或疼痛感,同時還伴有陰道出血、腰酸、陰唇抽痛,就要留意可能是早產的征兆了,必須馬上就醫。導致早產的原因有很多,孕媽媽年齡小于20歲或大于38歲,有身體疾病如貧血、妊高癥、子宮畸形、腹瀉、外傷、宮頸手術史等都有可能導致早產。
孕期出血的幾種情況以及注意事項 可能發生早產的孕媽媽要臥床休息,減少不必要的劇烈運動;必要時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些可以抑制宮縮的藥物。如果早產的征兆在這―系列措施之后消失了,就要及時的把抑制宮縮的藥物停掉。在孕28~34周期間能保胎的時候要盡量地保胎,懷孕34周以上的孕媽媽,因身體狀況或胎兒原因不可以繼續進行妊娠的,最好還是及時地讓寶寶生出來。
真相7:胎盤早期剝離
胎盤早剝是指胎盤基底部母親血管破裂, 積聚的血液逐漸增加,最終導致胎盤和母體部分或全部分離。
揭秘真相:
胎盤早期剝離是妊娠中晚期的一種并發癥,發生率是0.4%~1%。主要發生在32周后。造成胎盤早剝的原因有孕媽媽受外力撞擊、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子宮形態異常等。外力撞擊導致在胎兒娩出前盤底部出血, 并部分或完全地與子宮壁分離,其他疾病導致胎盤血管病變壞死導致的胎盤過早剝離,如果處理不及時,可能危及媽媽。
孕期出血的幾種情況以及注意事項 專家建議:
孕媽媽要避免可能導致腹部撞擊的活動, 如騎自行車、在跑步機上走路等;積極預防慢性病的發生或配合醫生治療。同時密切觀察身體狀況,如果出現腹音鈍痛伴子宮持續無間歇收縮,也稱強制性宮縮,同時有陰道出血,應立即趕往醫院。一旦發生胎盤早期剝離,胎兒和孕婦就已經處于極度危險的情況,要及時處理,嚴重情況下必須盡施行剖宮產手術。
l 生理性出血
如果在受孕10-14天出血,通常與胚胎植入子宮內膜有關,屬于生理性出血。
l 月經出血
由于在懷孕前幾周胎盤所釋放出的激素的量,尚不足以抑制即將到來的月經,所以,孕媽媽在懷孕的前兩個月可能還會有少量、短暫的月經出現。
l 見紅
預產期臨近,胎頭開始下墜入盆,胎膜和子宮壁逐漸分離摩擦就會引起小血管破裂而出血,就是俗稱的見紅。如果只是淡淡的血絲或是褐色的粘稠液體,且沒有出現規律性陣痛,可留家觀察。如果流出鮮血,出血量超過生理期而且伴有腹痛,就要馬上就診。文/美中宜和
下一篇:懷孕碰上皮膚病,不能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WiFi殺精影響孕婦?《焦點訪談》辟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