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不知家長有沒有注意到,寶寶有時可能會說“粗口”,這主要是因為寶寶的模仿能力很強,聽別人說過就記住了。
“芭比娃娃,你這個傻瓜……”我聽見摟著芭比娃娃的樂子又在訓人了:“芭比娃娃,你這個蠢貨……”
年初時,我們發現兩歲多的女兒很愛罵人。罵人的語言是清一色的:“你這個傻瓜……你這個蠢貨……你這個傻蛋……”
“別站在小凳子上看電視,當心摔跤……”
阿姨話音剛落,女兒應聲而答:“阿姨,你這個傻瓜……”說著還瞅著我們笑。
“不吃飯,我要叫林羅海醫生過來了?!蔽夷闷鹆嗽捦?,佯裝打電話。
“你這個壞……”瞧我一臉嚴肅的樣子,她忙把后半句噎住了。
當然,嚴厲訓她時,她會突然靜下來,低下頭慢慢走近我,把頭靠在我懷里,瞬間醞釀好的淚水會奪眶而出。
批評了,她也傷心哭泣了,并未見她收斂一點。
也曾因此把她打哭幾次,仍不見效。
“你這個傻瓜,你這個蠢貨,向它要只木盆也好呀!”這句話最初是《漁夫與金魚的故事》里經我改編了的一句話。那個故事一年前女兒聽了一遍又一遍。講到那兒,每看著我夸張的樣子,她總格格地笑,有時候還要模仿一句。
沒想到就那樣悄悄播下了不文明的種子。
那么面對寶寶說“粗口”的現象,我們要如何引導寶寶改變呢?
1.忽略法
當寶寶說粗口的時候,不妨把它當成是一些平凡的字眼,不要給予過份的關注,切忌因此責備寶寶甚至打寶寶,這樣只會加深他對粗口的印象。
2.引導法
寶寶一般并不清楚粗口的真實含義,因此無需詳細向他解釋他剛剛說的話如何粗俗,只要告訴他這樣的話會讓大家不喜歡他。嘗試心平氣和地問寶寶:“寶寶,罵人好不好?”,一般寶寶們都清楚罵人不好,所以當他回答“不好”時,你就可以進一步教育他這樣是在罵人,這是一種不好的做法,在溝通的過程中嘗試了解他說粗口的原因,以及想要表達什么,告訴他要發泄這樣的情緒可以用什么字眼來替代粗口,當他接受你的意見時,應及時表揚他。
3.凈化環境法
創造文明的環境,不僅父母要做到語言美、行為美,如果父母發現身邊的環境會讓孩子接觸到粗口,應努力制止,提醒別人要注意。例如寶寶的其它小伙伴有說粗口的壞毛病,就應當及時制止,你可以采取“冷處理”的手段,以防止他對寶寶產生影響。如果遇到有人有意教孩子說粗口,應鄭重警告,盡量讓孩子遠離這些環境,否則再純凈的孩子也會被污染。
4.懲罰法
如果孩子長大一點了,仍有這種行為,可以先嘗試“訂立規則”,規定寶寶不能再說粗口,如果犯規就要受到小懲罰,要注意懲罰的度,過度會讓他反感,只要給點懲罰讓他學會反省就好;當寶寶做到時,及時給予表揚。
下一篇:孩子缺自信,責任或在家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透視寶寶的“七情六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