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1歲以后的孩子能夠開始對自己有所認識,這是自我意識萌芽的表現。自我意識是人類特有的意識,是人對自己的認識,以及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系的認識,它的發生和發展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自我意識不是天生就已具備的,而是在后天學習和生活實踐中逐步形成的。
嬰兒早期還沒有這種意識,沒有自己這個概念,不認識自己身體的存在,所以他們會吃手,抱著腳啃,把自己的腳當玩具玩。以后隨著認識能力的發展,逐漸知道了手和腳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到了1歲以后有了自我意識,表現在知道了自己的名字,并能用自己的名字來稱呼自己,這表明小兒開始能把自己作為一個整體與別人的名字區別開來。開始認識自己的身體和身體的有關部位,如“寶寶的腳”,“寶寶的耳朵”等,還能意識到自己身體的感覺如“寶寶痛”,“寶寶餓”等。1歲左右的孩子學會走路以后,能逐漸認識到自己能發生的動作,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如用手能把玩具捏響,用自己的腳能把球踢走,這些都是幼兒最初級的自我意識表現。
大約到了2歲以后,當幼兒會說出“我”,“你”代詞以后,自我意識的發展又會上一個新臺階。這時候,小兒不再把自己當作一個客體來認識,而是真正把自己當作了一個主體。到了3歲以后,小兒才開始出現自我評價的能力,他會對自己的行為評說好與壞。自我意識是人個性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發展有著許多社會因素的作用,在兒童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中,家長要教會孩子自己教育自己,完善自己的個性。
下一篇:稚童性心理影響終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怎么跑到您肚子里去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