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早教須知
0~3歲是兒童早期發展的重要階段,這段時期既是人類大腦發育最快、可塑性最大的時期,也是嬰幼兒體質發育和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
然而,傳統的兒童早期教育關注的僅僅是兒童智力因素的培養,如注意力、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而對非智力素質則較為忽視,如良好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獨立生活能力、意志力、心理承受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及興趣愛好等。
南寧市婦幼保健有兒童保健科副主任曾理舉例說,在他所接觸的家長帶來問診的1歲多的孩子中,很多孩子見到醫生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適應、哭鬧,但大多數孩子在家長的引導下都會自己調節情緒,哭鬧一陣后便會自己安靜下來。但其中一個情緒調節能力弱的孩子讓曾理印象深刻:這個孩子看到穿著白大褂的醫生后一直哭鬧,不管媽媽和保姆怎么哄,都無法使他安靜下來。在這位媽媽去交費的時候,曾理與保姆交談得知,這位媽媽平時的性格有些苛刻、急躁。她聽說孩子的臉被人摸多了會長濕疹,每次抱孩子出門,碰到街坊鄰居都躲得遠遠的。孩子與生人接觸少,常常一看到生人就哭鬧。
“這是因為孩子沿襲了媽媽的言行模式?!痹碚f,“孩子在陌生的環境中會根據母親的反應調節情緒,看到一個陌生人,他首先會看看媽媽的臉,如果媽媽的表情是嚴肅而警惕的,孩子也會提高警惕,對這個陌生的環境產生抗拒。”
曾理表示,0~3歲的嬰幼兒的情緒調節能力和社會適應性的培養特別容易被家長忽視。家長應該為孩子創造適宜的環境,開展科學的綜合性干預活動,這樣才能使兒童的體格、心理、認知、情感和社會適應達到健康完美的狀態。這也是目前國際社會所倡導的“兒童早期綜合發展”的涵義所在?! ?本報記者 趙玥)
下一篇:三歲前分床要“順水推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專家釋疑家長的早教問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