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 練習生活自理技巧
寶寶的生活自理能力有限,許多事由大人協助或代勞會進行得較順利,如吃飯、穿鞋子這一類的生活小事。不過,若是照顧者總是搶先做,除了會讓寶寶學會過分依賴外,他也無從練習一些生活自理技巧。到了再大一點時,或許不是不想做,而是寶寶真的不會做,并且在他的觀念中會根深蒂固地認為:“爸爸媽媽會幫我的。”這樣一來,寶寶會養成什么事都要依靠父母的習慣,也就很難離開父母走入人群了。
● 了解寶寶的先天氣質
寶寶的天生氣質會影響他和其他人相處的模式,如情緒本質較正面的寶寶很容易得到大家的喜愛。若照顧者了解自己的寶寶情緒本質偏向負面,在明白寶寶并不是因為情緒不好才有“苦瓜臉”時,便可以用引導的方式對寶寶說:“要多笑啊,笑笑的大家才會喜歡你哦!”而不是不明就里地對寶寶發脾氣。雖然寶寶的本質是天生的,不過在家長正確的引導及教養下,寶寶也可以了解什么樣的行為是受歡迎的。
若是寶寶的氣質與父母的氣質不同,也容易出現教養上的困難,如活動量高的寶寶遇上活動量低的媽媽,媽媽會覺得寶寶老是搗蛋、找麻煩,此時大人要調整自己的步調去配合寶寶,才能慢慢引導寶寶,引導他走向正確的方向。
● 允許寶寶有情緒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特別是當寶寶還不具備足夠的語言能力時,常常會以哭鬧來表達自己的不滿,這時候父母應該先了解寶寶情緒背后的原因,忍受寶寶的情緒,并且給他發泄的機會。在寶寶發泄過后,要讓寶寶知道你理解他傷心難過的原因,比如說:“我知道你不喜歡玩具被拿走。”然后安慰他一下,再跟他說:“如果你愿意把玩具借給小寶玩,他會很高興的。”再將玩具從小寶那邊拿回來,跟他說愿意借給小寶的時候再跟小寶說。
● 堅持自己的原則
其實很多家長都知道對的做法是什么,不過往往拿寶寶的哭聲沒辦法,所以不得不讓步,但是在教養寶寶時,最重要的就是要秉持自己的原則,如此寶寶才會有正確的行為依據。
獨生子女一定很霸道?
在人際交往時,獨生子女可能出現的不好的特質一直備受關注,而社會普遍認為獨生子女可能會出現的特質多半是不善分享、不容易妥協、驕傲,這多半是因為寶寶從小就沒有手足的競爭,只有“我的”,沒有“你的”、“他的”的觀念所造成。不過隨著獨生子女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多,父母們也了解雖然只有一個寶寶,但仍然要讓寶寶學會分享,而不是可以獨自擁有全部;由此可知,雖然少了手足,只要父母不過分溺愛,獨生子女的社會行為發展也不會出現負向的行為。這些觀念已提倡許久,培養獨生子女學會與人分享、輪流的教養技巧已逐漸奏效。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下一篇:孩子屢教不改的破壞行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讓寶寶從小開始學“本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