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從嬰兒到5歲期間一些可以預見到的成長里程碑
專家的意見
多胞胎和時刻表
初為人父母的家長們在照顧多胞胎時似乎特別忙亂。在夜以繼日的照料過程中,多胞胎父母很難做到有條不紊地“按需喂養”孩子們,但是合理的日程安排能夠把你從日復一日的重復活動中解放出來,并能讓你對寶寶們什么時候需要什么東西做到心中有數。事實上,任何年齡的孩子都需要一個時刻表,這樣你就能更清楚地了解什么時間需要喂養寶寶們、給他們換衣服和洗澡(這也給了孩子們一些控制權,使孩子們能更好地合作和參與)。一個合適的時刻表會讓你感到放松和幸福,同樣也會讓孩子們自然而然地明白他們的需求將會得到滿足。
——蘇·戴瑞森,雙胞胎問題專家,“寶貝的第一課”的教師以及六個孩子(其中包括一對雙胞胎)的媽媽
更多內容請訪問網站.babiesfirstclass
關于時刻表的五種誤區
通常是出于很多誤解,一些家長會不太愿意給孩子制訂作息時刻表。但大多數的家長還是可以對此有重新認識的。
誤區一:時刻表是刻板的。時刻表不應該是刻板的。父母應該建立一種適合寶貝的日常活動方式,讓寶寶去適應某種特定的安排。一些家長喜歡以時間為基礎來做安排,而另一些家長則喜歡以活動順序作為依據。例如,《嬰兒耳語的奧秘》的作者之一特雷西·霍格建議建立以下活動順序:飲食、活動、睡覺,此后則是“你自己的時間”。有些家長計劃孩子的第一次小睡是醒來后的兩小時,因為他們知道寶貝做不到超過兩小時不睡。雖然順序和可預測性是重要的,但是偶爾,也會有睡過頭或是在生日派對上待得比預期晚一些的時候。
誤區二:你可以控制孩子的睡眠。你無法強制孩子入睡,但你可以“把握住原則”。換句話說,你應該按日程表的時間安排把孩子放在她的嬰兒床上,這樣即使你并不是真想讓她入睡或她選擇不睡覺,你還是給她提供了休息的機會,并能讓她知道接下來要發生什么。
孩子花費在搖籃里的時間也是有價值的,因為這給了她一個獨處的時間和機會去學習如何娛樂自己,這是對抗無聊、孤獨和自卑的一種方法。無論對你還是孩子本身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具備能夠在一個安全的地方獨自玩耍的能力變得日趨重要。一個從嬰兒時期就在練習獨自玩耍的孩子,在你做飯的時候不會需要你或者電視來娛樂她。她會滿足于坐在小床上“閱讀”或玩玩具。
誤區三:你可以控制孩子進食。作為父母,你的職責是給孩子提供適合其年齡的有營養的食物供她選擇,而不是僅僅讓她去吃或者控制她吃多少。你無法控制孩子的體重或體質。事實上,你越是試圖讓孩子提高或者降低體重,你的計劃就越有可能適得其反,更有甚者還可能發展為飲食問題。每天到了吃飯的時間,無論孩子是否餓了,你都必須提供給她可吃的東西,而在這之后,你就可以基本放手不管了(有關營養問題的更多探討請參考本書的第12章)。
誤區四:寶寶長到六個月大時才需要建立日程表。孩子形成生活規律越早,你和她的相處就會越愉快。當談到如何為嬰兒建立日程表的時候,特蕾西·霍格說:“當她們每天都在相同的時間里以相同的順序吃飯、睡覺以及玩耍的時候,她們的神經系統就會運轉得很好。”從出生開始,由于日常活動方式的不同,嬰兒的饑餓模式要么變得有規律可循,要么就會變得反復無常。艾蓋瑞在他的《成為聰明的寶寶》這本書中說道:“饑餓調節機制(消化和吸收)的運作,就好像它有一個被習慣強化了的代謝記憶一樣。”大多數專家,特別是支持母乳喂養的專家,都建議在孩子三到四個月時制定日程表。但很多家長,包括我自己在內,是能夠在孩子更小些的時候就掌握孩子的生活規律并建立日程安排的。
誤區五:如果讓寶寶按照日程表活動,她會哭很長時間。寶寶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被忽視,疝氣、吐奶等問題都會讓她大哭一場。借鑒前面介紹的珍貴的時刻表來安排孩子的日程,并不意味著可以忽略孩子的生理規律或者讓她一直哭。相反,日程安排不僅要能滿足孩子的需求,更要能在孩子需求出現之前預測到它們。
下一篇:ABC原則應對BB耍賴亂花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你必須是個完美的家長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