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3周歲的明明,經常大便干結,最近兩周來她上完廁所后就喊肛門疼痛,還發現有少量的鮮血。媽媽仔細觀察她的肛門口,發現居然多出一塊小肉來,莫不是患痔瘡了?在肛腸科就診后,醫生說明明患有肛裂,主要是明明挑食、不愛吃蔬菜引起的。
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肛腸科主任醫師劉長寶稱,肛裂在嬰幼兒中很常見,90%的小兒便血是由肛裂引起的,主因是不良的飲食習慣——飲食過于精細、不吃蔬菜引起大便干結,而孩子的肛門括約肌很緊,排便時,堅硬的糞便將肛管后方摩擦撕裂,接著感染而形成潰瘍面,導致大便出血。那為何明明的肛門口多出一塊小肉來?這是因為肛裂長期不愈,裂口下端皮膚因炎癥刺激,又形成了結締組織,因為和外痔很像,所以稱之為“哨兵痔”。
劉長寶醫生稱,肛裂治療以每次大便后清潔肛門,并局部涂抹抗生素軟膏,幫助肛裂傷面的愈合,肛裂慢慢地好了,“哨兵痔”也會回縮。劉醫生提醒,當孩子大便時出現喊痛、擦屁股的衛生紙上出現少量血時,家長就要注意是否患上了肛裂。平時孩子應多吃粗糧、蔬菜和水果等富含食物纖維的食品,多喝水,少吃上火的食物,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適當的活動量可加強腸胃蠕動,防止便秘。另外,當孩子出現便秘,家長不能單純使用開塞露等方法來對付,而是從積極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上著手,標本同治才能減輕患兒的痛苦。
下一篇:肝炎患兒的家庭調養辦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關于小兒白血病的蛛絲馬跡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