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當寶寶出現起疹子、流鼻涕、打噴嚏,媽媽可能以為是皮膚病或是感冒,但如果長時間不見好,或是反反復復出現,媽媽們可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過敏癥悄然而至了。
過敏是一種慢性疾病,過敏癥狀的出現有點像“進行曲”,某個階段某種過敏癥出現的機會高。在新生兒早期,以食物過敏及濕疹為主,但到了二三歲時,支氣管哮喘逐漸增多,到了前齡期前,即五六歲時過敏性鼻炎的癥狀亦越來越明顯。
過敏性疾病有哪些?
過敏反應,學名稱“變態反應”,是身體對一種或多種致敏物質的不正常反應,而這些物質對大多數人是無害的。其主要起因是由于患過敏性疾病患者體內產生了過多的免疫球蛋白E(IgE)抗體。它可以和環境中的過敏原起反應,刺激機體產生、釋放某些過量的化學物質,繼而產生各種癥狀。
過敏性疾病涉及耳鼻喉科、呼吸內科、皮膚科、消化內科及眼科等多個領域,常見的過敏癥為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結膜炎、濕疹、蕁麻疹、過敏性胃腸炎等,其中兒童以過敏性鼻炎及哮喘最為普遍。
許多父母以為寶寶長大了過敏癥狀亦會隨之消失。但事實上,過敏的表現是會隨著年紀的增大而改變,許多過敏兒早期可能出現濕疹、過敏性腸胃炎等,之后如果還是持續受到過敏原長期的刺激,就可能出現過敏性鼻炎或支氣管哮喘。
減少過敏發生
過敏性疾病須考慮的因素很多,包括寶寶的飲食及生活環境等因素,如控制不當,過敏癥狀會逐日惡化,所以有過敏病史的人不可以掉以輕心。
減少臥室的塵埃 室內環境保持清潔,每周用濕布擦拭,勤換洗寶寶用的被單、被套、枕套等用品。同時,哮喘寶寶的居室應通風良好,天氣好時,每天開窗通風2次,每次30分鐘。
避免接觸刺激物以及變應原 蚊香、煙香、香水、殺蟲劑等揮發性物質盡可能避免使用。室內使用高效能的空氣濾清器可凈化空氣。避免已經確定的變應原,是治療和預防過敏性疾病的基本而重要的措施。避免到花木繁茂的地方去,尤其不要選擇風大的天氣出游。室外的花粉、霉菌的完全避免雖不可能,但在高峰期可以關閉門窗使之大大減少。嬰幼兒應避免食入誘發哮喘的致敏食物。
延長母乳哺育的時間,至少能到6個月。母乳中含有多種對過敏有制約作用的免疫球蛋白及多種抗體,對防止過敏很有好處。哺乳期間,媽媽避免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食物過敏篇
寶寶為什么會發生食物過敏反應?
從理論上說,只要是含有蛋白質的食物,都有可能造成過敏。嬰兒由于胃腸道黏膜的保護功能不完全成熟,外來蛋白極易通過,同時由于免疫功能不完善,容易發生食物過敏現象。
另外一種食物過敏,則與免疫系統無關,而是因為人體對某些食物的特殊成分無法適應引起的。例如,有些人吃草莓、巧克力、貝類食物,會出現皮膚過敏。不新鮮的海產,會大量產生組織氨,即便是健康的人,也會促成過敏反應。
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有哪些?
食物過敏的發病率兒童為8%(成人為1%~2%)。93%的食物變態反應是由8種食物引起,依次為雞蛋、花生、牛奶、大豆、堅果、魚類、甲殼類食物和小麥。兒童對牛奶、大豆、雞蛋、小麥的過敏反應可隨年齡的增長逐漸消失,但對花生、魚、堅果和甲殼類食物等的過敏反應一般是終身的。
寶寶過敏有哪些癥狀?
雖然部分發生在嬰幼兒時期的食物過敏現象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但大多都會對嬰幼兒的身體造成危害。嚴重的食物過敏,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有效搶救,還會危及生命。因此,在給1歲內寶寶添加固體食物時,一定要注意寶寶是否有下列過敏現象:
消化道過敏:腹痛、腹脹、惡心、嘔吐、黏液狀腹瀉、便秘、腸道出血、口咽部瘙癢等。
皮膚過敏:蕁麻疹、風疹、濕疹、紅斑、瘙癢、皮膚干燥、皮膚鱗狀、眼皮腫脹、嘴唇腫脹等。
呼吸系統過敏:流鼻涕、打噴嚏、鼻塞、眼淚汪汪、支氣管炎、不斷發生耳部感染、久咳不愈、胸部發出聲響、氣喘、咳嗽等。
神經系統過敏:有時一些征兆比較細微,不容易被媽媽們察覺,例如:暴躁、焦慮、夜晚易醒、啼哭、頭痛、肌肉及關節酸痛、易怒、過于好動、體重增加緩慢等。
媽媽如何確定寶寶對哪種食物過敏?
寶寶一旦出現過敏現象,就要先回想寶寶過去24小時吃過哪些東西,一一過濾、剔除。
如果寶寶有食物過敏的征兆,媽媽首先將寶寶吃的每樣東西記錄下來,最好連續3天。然后,從寶寶最常吃的食物中,選出最可疑的過敏食物,通常是前面講的最容易引起過敏食物的其中一個。連續兩周內不要讓寶寶吃這種可疑過敏食物。如果沒有觀察到任何變化,再試試下一種可疑食物,直到你認為有可能引起過敏的每樣食物都試過。
媽媽也可以將寶寶過敏的經歷求助于變態反應科或兒科醫生,醫生將進行皮膚測試與血清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的檢查,找出會對寶寶造成過敏的食物。
確定過敏原因后,則避免再繼續給寶寶吃這些食物,以及與之有交叉過敏反應的食物,降低過敏發生的幾率。
怎樣防止寶寶食物過敏反應的發生?
● 延長母乳哺育的時間,至少能到6個月。母乳中含有多種對過敏有制約作用的免疫球蛋白及多種抗體,對防止過敏很有好處。哺乳期間,媽媽避免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 寶寶出生后第一年的飲食要以低過敏的食物為主,同時輔食添加不宜過早。每周逐步給寶寶增加一種新食物,從蔬菜、米飯、谷類食品、水果開始。
● 有過敏體質的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可稍晚些,推遲到6~8個月時再添加,蛋和魚在18個月大以后再添加。
● 添加固體食物時,量要少,品種以單項為宜,觀察無過敏反應時再多喂或加入新的輔食。切忌多種新食物同時添加,分辨不清過敏原。
● 一旦發現哪些食物有過敏反應時,應立即停止食用。對于會引起過敏的食物,尤其過敏反應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的食物,一般建議每半年左右試著添加一次,量由少到多,看看病癥是否減輕或消失。
● 通過對食品進行深加工,去除、破壞或者減少食物中過敏原的含量。比如,可以通過加熱的方法破壞生食品中的過敏原,也可以通過添加某種成分改善食品的理化性質、物質成分,從而達到去除過敏原的目的。在這方面,最常見的就是酸奶。牛奶中加入乳酸菌,分解了其中的乳糖,從而使對乳糖過敏的人不再發生過敏反應。
● 避免攝入含致敏物質的食物是預防食物過敏的最有效方法。如是單一食物過敏,應將其從飲食中完全排除,用不含過敏原的食物代替;多種食物過敏的寶寶,則要請營養師進行專門的營養指導了。
● 應盡量避免食用含有高過敏原的食物,如牛奶、有殼的海鮮(蝦、蟹),有殼的堅果(如花生)、麥等食物。
芒果也會引起過敏嗎?
芒果中含有大量的果酸、氨基酸、蛋白質等,這些物質中含有刺激性物質比較多,接觸到人體的皮膚后,就會造成過敏,嚴重者會出現嘴巴腫、疼痛現象。
對于芒果過敏的寶寶,可以把芒果切成小塊,用牙簽送到口內,盡量不要碰到嘴唇周圍。此外,碰過芒果汁后要注意洗手、洗臉。
過敏反應是吃了不合適的食物馬上出現嗎?
不一定。過敏有不同種類,有遲發反應和速發反應,有些癥狀可能在幾分鐘到2小時內就會發生,但在某些特殊的消化道食物過敏病例中,癥狀會幾天甚至幾個 星期才出現。因此,媽媽不能簡單地根據寶寶出現反應的快慢來判斷。比較適當的方法是:如果寶寶吃了某種食物以后不舒服,應先立即把它停下來,2周后用少量 再去試。如果是過敏的話,會有與上次大致相同的反應出現。
上一頁12下一頁下一篇:夏日需防寶寶得空調病、冰箱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夏季常見病大排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