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小兒腹瀉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尤其好發于秋季。小兒消化系統發育尚未完全成熟,脾氣不足,抵抗力弱,又經過了一個炎熱的夏季,而小兒多數愛貪涼而過食冷飲,使本來就虛弱的脾胃進一步受損,導致秋季腹瀉的發生。
針對小兒秋季腹瀉的原因,治療小兒腹瀉重在健脾養胃,以滋補孩子的后天之本為主。中醫認為,山藥味甘、性溫平,具有補脾養胃、補肺益腎的功效,可治療脾虛久瀉、慢性腸炎、肺虛咳喘、慢性胃炎等癥。山藥既是蔬菜又是滋補佳品,用山藥治療腹瀉,既避免了藥物的毒副作用,又比較容易被患兒接受。具體做法是將干山藥磨成細粉,可單獨用山藥粉煮粥也可與米粉按1:2的比例混合煮粥,最好調成咸味,可預防因腹瀉而發生的脫水,一般1天1~2次食用,1周為1個療程;平時也可用鮮山藥加糯米煮粥喝,既滋補了脾胃又可起到治療腹瀉的作用。
另外,小兒秋季腹瀉要配合飲食調理,注意進食清淡,禁食油膩、煎炸類食品,本法只適用于小兒單純性腹瀉和消化不良性腹瀉,若大便常規檢查有致病菌者,應配合藥物治療。食用山藥一般無明顯禁忌癥,但因其有收斂作用,所以患感冒、大便燥結者及腸胃積滯者忌用。(夏艷玲)
下一篇:中藥防治小兒輪狀病毒性腹瀉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秋咳”不好,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