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冬日里,藏族婦女偉色抱著快滿一歲的兒子在屋外曬太陽。一年前,在墨竹工卡縣人民醫院產房里,偉色曾一度以為自己和孩子將因難產死亡。
得益于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偉色有幸成為這家醫院有史以來第一例剖宮產孕婦,手術順利,母子平安。
該院婦產科主任蘇冬梅介紹說,去年3月份,南京來的援藏醫生白淑芬帶領醫院里的婦科醫生實施了偉色的剖宮產手術,讓在場的本地醫生受益匪淺。“縣里面沒人能做剖宮產手術,像偉色這樣的胎兒橫位的難產情況,放在以前,可是要死人的。”蘇冬梅對當時產婦的危急情況仍記憶猶新。
如今,隨著西藏全區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進步,西藏孕產婦和嬰幼兒的生命得到了有力保障。西藏衛計委2014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降消項目”(即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兒破傷風項目)在西藏全區深入實施,孕產婦和嬰幼兒死亡率下降至154.51/10萬和19.97‰。
這兩大數據較之10年前,即2004年的孕產婦死亡率399.06/10萬、嬰兒死亡率26.19‰分別下降了約60%和30%。
按照國家衛計委公布的數字,截至2013年底,中國孕產婦死亡率為23.2/10萬,全國嬰兒死亡率為9.5/‰。由此看來,西藏在這方面的情況仍與全國存在較大差距。對此,《西藏自治區兒童發展規劃(2010-2015年)》提出新的目標,至2015年,西藏嬰兒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要分別控制在18‰和22.5‰以下。
拉薩市尼木縣人民醫院婦產科醫生次旦拉姆在援藏醫生的帶領下,已熟練掌握婦科常規手術,并能處理產程中的異常情況。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藏族醫生,次旦拉姆告訴記者,由于傳統習慣,很多藏族孕產婦抱著“自然主義”的生產態度,加之居住地距離縣城較遠,交通不便,選擇在家里生產,然而農牧區家庭的衛生條件對于生產來說并不合格,新生兒、產婦都極易受感染。
另外,在占有西藏總人口80%的農牧區,育齡婦女的孕檢意識非常薄弱,有的婦女連自己什么時候懷孕的都不知道,連自己患有妊高癥都不知道,很多會出現難產。
近年來,為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產婦和嬰幼兒死亡率,西藏為農牧民孕產婦在各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分娩發生的醫療費用實行優惠政策,已實施即時結報或開通“綠色通道”的各級定點醫療機構免收住院分娩費用。
“十二五”期間,中央財政計劃投入40億元支持西藏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重點支持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以及藏醫院等基礎設施建設。目前,西藏已建立以拉薩為中心,遍布全區城鄉的藏醫、西醫、中醫相結合的公共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現了“一村一衛生室”的目標。
次旦拉姆說,過去,孕產婦到醫院不僅要交押金,報銷手續也麻煩。如今,孕產婦的住院費用百分之百報銷,還要給補助,正常分娩的補助100元,難產的補助300元,難產又是困難戶的可領補助500元。對每一名住院分娩的產婦發放生活日用品及嬰兒服,有效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了孕產婦、嬰幼兒死亡率。(記者黎華玲、索朗德吉)據新華社拉薩電
下一篇:看完這些,孕媽媽就不害怕會陰側切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孕婦胎盤錯位摘子宮保命,頭胎剖腹產或為誘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