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1 多胞胎懷孕;
2 過去曾有過早產史;
3 子宮或子宮頸先天異常;
4 從未接受產前檢查;
5 日常習慣不佳,例如抽煙、飲酒、使用非法藥物等;
6 準媽媽身體、心理壓力負擔過大;
7 準媽媽生理狀況出現問題,例如胎膜過早破裂、子宮頸感染、陰道感染、性病及其他感染、高血壓、糖尿病、凝血機能異常、懷孕前體重過輕、過度肥胖癥、胎兒是天先畸形兒等。
早產發生的原因
若經由醫生診斷出有早產危險因子的準媽媽,都需要特別注意孕期的狀況。但也有很多早產的準媽媽在懷孕期間是檢查不出來有任何的危險因子的,尤其是第一次懷孕的準媽媽。
因此,每一位準媽媽在面臨有早產的癥兆時,都應該及時就醫,以避免早產給寶寶帶來的危險。由此可知,容易引起早產的危險因子有很多,有些不明的原因仍是目前醫學無法探查的神秘地帶。
1 前胎曾經有早產經驗者
2 子宮發生的問題
如多胞胎妊娠、羊水過多者、前胎有子宮頸閉鎖不全的現象或子宮頸曾接受過手術者、此次懷孕中曾接受腹部手術者、懷孕12周后的陰道出血。
3 胎兒或母體有疾病
胎兒有先天疾病或受感染或是母親本身有急性疾病感染及發燒的情形,則容易引起早產收縮、子宮結構異常,如雙子宮或雙角子宮、高血壓或合并蛋白尿與水腫為妊娠毒血癥者、早期破水等。
4 壓力過大
準媽媽承受過大的心理壓力,也會導致壓力相關激素的產生。或許會刺激其他激素的連鎖作用,而觸發子宮收縮造成早產。
5 陰道出血
子宮可能因為胎盤分離而導致出血。出血會觸發血液中數種蛋白質的釋出,因此刺激子宮收縮。
6 子宮過度伸張
子宮或因為懷有多胞胎而過度伸張,過多的羊水或是子宮、胎盤的異常,都會導致化學物質的釋出而刺激子宮收縮。
早產發生時的緊急措施
當早產的現象發生時,很多準媽媽及家屬都會感到措手不及,尤其是對于事前已排除早產可能性的準媽媽來說,這更像是經歷了一場身心的煎熬。
那么,醫護人員對于急迫性的早產治療又是如何進行的呢?
上一頁1234下一頁下一篇:孕晚期不適宜長時間坐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孕晚期要謹防胎膜早破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