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每一個小小人兒的成長,都會伴隨著層出不窮的驚喜、驚險與驚奇,讓父母們目不暇接。 引導孩子,就像在茫茫的大海中駕馭一只小船,為了更好地理解每一個驚喜,驚險與驚奇后面潛藏的心理原因,我們為您總結了幾個典型性的心理成長轉折期。
8個月的煩躁您感到陌生
人見人愛的寶寶本來對任何人都微笑,誰抱都沒問題。可是,突然有一天,他就不再接受隨便什么人的擁抱,對所有不屬于親近范圍的人都板著小臉,無憂無慮的笑容變成了不安和焦躁;從早到晚粘著媽媽,只要媽媽一遠離,他就不滿地自言自語,嘮嘮叨叨。這樣的時候,往往連爸爸的親吻也不能讓他平靜下來。只有天天在他身邊,給他喂食換衣的媽媽才能靠近他。
到底怎么了?
寶寶開始認生了,不僅能夠區分親人和陌生人,親人之中也有感情深淺的區別。除了最親近的媽媽,他甚至需要和任何人保持距離,以擁有私人空間。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并不是可以任人擺布的娃娃,個性已經慢慢顯現出來。這個時候,寶寶的世界就是他所看到的世界,那些在他視野外的物體就是在另外的世界里。他認為媽媽的存在是依賴著他的,如果媽媽離開他,進入一個沒有他的世界,簡直是把他排斥到媽媽的生活之外了,那他怎么可能接受呢?!設身處地的替他想想:你的寶寶其實真的很不明白,“為什么我的媽媽不能24小時都跟我在一起呢?”
如何渡過這個時期
順其自然地讓他與陌生人交往,不勉強他,但也別太縱容他。盡量注意給他安全感就好。
別強行和他分開,只為了讓他習慣沒有你的日子。不要指望短暫的消失就可以讓他慢慢習慣與你的分離。
如果你已經開始重新工作,白天必須和他分開,給他留下一個帶有你味道的物品,比如一件柔軟的睡衣,一條絲巾,讓他感到你并沒有完全離開。不要以為他不明白你所說的話,告訴他你會很快回來,不需要滔滔不絕,僅僅是一些簡單的句子就足夠了。比如:媽媽喜歡你,媽媽親親你,媽媽很快就回來,這些簡單的句子會讓他安心一些。
不要在他睡覺的時候出發,不要不和他說再見就走。也許你會覺得在這樣做比起在他絕望的哭叫聲中出門要輕松的多;但是下一次,他甚至會抗拒睡眠,因為媽媽會在他無知無覺的時候消失。
玩藏貓貓。藏了自己的臉,然后再顯現出來,反復幾次,再藏自己的臉,然后顯出一個小娃娃,這樣盡管我們不在他身邊,但是替代品還存在。
1歲半到2歲半 拒絕的年齡
您感到陌生
喂飯的時候,他轉過頭去拒絕;穿衣的時候,他左顧右盼,假裝沒看見;或者直接說“不”!他反對所有我們的建議:出去散散步,或者洗個澡,去外婆家看看,甚至一些平日喜愛的事情他也要故作姿態地拒絕。
到底怎么了?
到目前為止,孩子只做父母對他說應該做的事情。但是現在,他開始發現:你們不做他想做的事情。進一步的發現,甚至父母在竭力和他對著干。他沒權利碰那些漂亮的花瓶,不能吃那些眼花繚亂的食品,不能跑快了不能穿少了不能……在1歲和18個月之間,孩子們從父母的嘴里發現了“不”這個詞——簡單但是神奇的,帶有權利的詞匯。不,是對自我的強烈確認,不,是對自我意愿的深刻表達。我自己決定自己的事!孩子的自我意識進一步覺醒了。
如何渡過這個時期
他的第一個“不”還是比較容易扭轉的,因為他們還沒學會討價還價。首先你要堅持自己主張,然后開始想辦法:這時候可以運用一些分心術,比如說:媽媽要去購物,但是可以經過街頭那個小公園。他一定會自己穿好衣服,忘記自己說過不要出門的。
在一些主要問題上,學會斬釘截鐵:就是這樣,沒有別的選擇!父母之間可以搞配合,意見統一,不給孩子留余地。
掌握原則。睡覺時間,好的吃飯習慣,對別人的尊重,這些是您不可以妥協的,其他,比如是穿粉裙子還是紅褲子,為什么不讓孩子自己選擇呢?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的拒絕也越來越難以被扭轉,以至引起沉不住氣的媽媽爸爸和他沖突。孩子似乎一直在挑釁父母的決定權:到底誰是頭兒?這時,父母要做的就是讓他明白,這件事情上,“頭兒”絕對不是他。當然,有一些父母所采取的息事寧人的妥協做法,或許可以換來暫時的輕松,但是小頑固更需要的是學習對事物尺度的掌握。
上一頁12下一頁下一篇:孩子喜歡扔東西怎么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嬰幼兒心理并非一張白紙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