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第2章 照顧寶寶
孩子自己穿衣服,如果搭配得好,細心的媽媽一定會借機夸獎孩子:“今天你穿的衣服顏色搭配的真好。”即使搭配得不好,也不要指責孩子,只會問孩子為什么要穿成那樣,如果孩子能說出他的理由,就讓孩子繼續穿著;即便媽媽沒有責怪,孩子也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韓式幼兒教育”優于“西式幼兒教育”的諸多地方
給大女兒喂母乳后我得過乳腺炎,吃了不少苦,所以二女兒出生后我就考慮給孩子喂奶粉。當時大夫問我會不會后悔,我說不會。因為我想:喂奶粉時只要好好抱著孩子精心呵護她,會跟喂母乳差不多。于是大夫給我采取了回奶措施。
出院后,我剛抱著孩子喂奶粉時就后悔了,因為給孩子喂母乳時的那種感覺(打心底涌出的愛的感覺)與在手里拿著奶瓶給孩子時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看來造物主的安排并非毫無道理。
孩子在吸奶時最能感受到心靈的安定,并對媽媽產生信賴感。這時候孩子的安定感和信賴感會成為以后形成人格的基礎。埃里克森 (Erikson) 認為,孩子通過吸奶可以滿足吃的欲望;母親的乳房也不像奶瓶那樣是透明的,母親不能清楚地知道孩子到底吸了多少。
后來我們采用西方育兒方法,按時給孩子喂奶,認為這樣做才科學。但研究結果表明:過分按時喂奶的孩子在長大以后做什么都很被動,而且有很強的依賴性。每次怎么哭都不給奶喝,寶寶就會喪失主動性和探究性。現在專家們說,最好是寶寶什么時候想吃就什么時候喂,因為會有饑餓感的是孩子而不是時鐘。
由此可以看出,我們的育兒方法在某些方面是優于西方的。不管是在市場上還是在公交車上我們都可以給孩子喂奶的媽媽。
總的來說,對 3 周歲以內的幼兒,傳統意義上的教育方法比較好。而3周歲以上的幼兒教育方法就值得向西方借鑒。
在駐韓美軍幼兒園里當過多年幼兒教師的兩位專家曾在 1970 年的一次公開討論會上說:“美國孩子在小事情上比韓國孩子更愛鬧 更愛發牢騷。”他們說這些可能跟養育方法有關,并很想知道其中的原因。
那個時期牛奶很貴,韓國的媽媽只能給寶寶喂母乳,所以孩子跟媽媽待在一起的時間比較長,那時的孩子就有了心理穩定感。我認為21世紀初開始提倡給寶寶喂母乳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寶寶在吸奶的同時,還能跟媽媽形成親密的關系,所以最起碼在寶寶6個月前由媽媽親自帶比較好。
在我們的育兒方法中最不應該丟棄的就是父母跟孩子一起睡覺的習慣。當然,如果孩子大了還和父母一起睡的話,可能會對孩子的性教育產生不良的影響,但對于剛出生的寶寶來說,由大人陪著睡還是較為妥當。因為孩子就在身旁,不管他聽不聽,我們都可以跟寶寶說話,而且寶寶的每一個小動作我們都可以馬上做出相應的反應,這樣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才會更加密切。
韓國人習慣在地板上鋪褥子睡覺,這樣方便大人看到孩子的臉,也可以眼睛對眼睛,這是非常好的。即便是睡床也應該把搖籃放在父母的臥室里,這樣就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迅速做出相應的反應。
上一頁12下一頁下一篇:生活大包大攬會扼殺主動性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為孩子選擇感統訓練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